默示預期違約行為和不安抗辯權的區(qū)別在哪
不同之處在于:
1、適于的條件不同,不安抗辯權適用于雙方當事人履行有先后順序的情況,而默示預期違約無此限制。
2、權利主體不同,不安抗辯的權利主體是有先履行義務的一方,而默示預期違約可由當事人任何一方主張。
3、行使權利所依據(jù)的原因不同,不安抗辯權依據(jù)的原因是他方財產(chǎn)于訂約后顯形減少,有難為對待給付之慮,默示預期違約所依據(jù)的理由可以有以下三種:
一、債務人的經(jīng)濟狀況不佳,沒有能力履約;
二、債務人商業(yè)信用不佳,令人擔憂;
三、債務人的實際狀況表明債務人有違約之危險,因此,預期違約依據(jù)的條件更為寬泛。我國有的學者對英美法系的默示預期違約制度與大陸法系的不安抗辯權制度進行了對比,認為二者有明顯區(qū)別,不能相互代替。預期違約制度較之不安抗辯權更利于保護交易秩序。而還有人認為,大陸法系的不安抗辯權制度與英美法系的默示預期違約制度雖然在某些萬面存在差異,但制度價值是一致的。
就本來意義而言,不安抗辯權表明債務人于合同債務到期時,要求債權人先為一定的擔保或給付行為,在債權人未對待給付或提供相當?shù)膿G埃瑐鶆杖丝删芙^自己的給付,不安抗辯權的實質是債務人免除先為給付的特殊法律理由,也就是說,不安抗辯權的法律效力在于阻卻請求權,免除先履行合同義務。如果一方行使不安抗辯權,另一方提供了適當?shù)膿#话部罐q權就行使完畢,雙方繼續(xù)按合同約定各自履行;如對方不能提供擔保,那么有義務先為給付的一方有無權利解除合同呢?對這一點,大陸法系的民法規(guī)定得不明確,但學理大多認為,中止履行的這種持續(xù)抗辯權不能永久持續(xù),這樣會使合同處于一種懸而未決的狀態(tài)中,故在對方未提供擔保或末為對待給付經(jīng)過一定時間,也應賦予抗辯人以解除合同的權利,以使之從合同關系的束縛中解脫出來,并使法律關系及早穩(wěn)定。
該內(nèi)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申請工傷賠償,公司不配合怎么辦
2021-01-16家暴打青紫是輕傷嗎
2021-02-20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集資房滿兩年以什么為標準
2021-01-19免責條款有哪些特征
2020-12-03單位吊銷了勞動關系是否自動解除
2020-12-15駕駛員實習期肇事是否應予理賠
2020-12-24員工不勝任現(xiàn)有工作崗位能不能隨意調崗
2021-03-07公司可以隨意調崗嗎
2021-01-27上下班途中騎電動車自行摔倒能否認定為工傷
2021-01-27壽險公司拒賠的情形有哪些呢
2021-03-04什么是萬能壽險,萬能壽險在實踐中的優(yōu)勢有哪些
2020-12-02人壽保險的理賠時間是怎么規(guī)定的
2020-12-02人身意外險多久生效
2021-01-29保險合同內(nèi)容有哪些方面的變更
2021-02-24為父投保瞞病史 保險公司拒絕理賠獲法院支持
2020-11-30保險對小吊車理賠的標準是什么
2021-03-23對保險公司分支機構的規(guī)定是如何的
2021-01-01學生校門口被撞傷,保險公司要賠償嗎
2020-12-30保險公司賠償責任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2021-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