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安抗辯權的案例簡析
案情簡介
原、被告于XX年4月1日簽訂《XX工程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約定被告將XX鎮(zhèn)XX路XX工程發(fā)包給原告承建,合同對開工、竣工時間、履約金及支付時間進行了約定,并約定:甲方(被告)向乙方(原告)提供施工圖3套,施工場地“三通一平”(水、電、路通,場地平)后,具備施工條件,乙方才進場施工。合同簽訂后,雙方于同年7月21日簽訂了關于《XX工程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補充協(xié)議,將開工時間延后到同年9月9日,將履約保證金的金額和給付時間進行了變更,即原告需在下一年12月31日前向被告分批次繳納履約保證金共計200萬元。原告自同年6月24日至同年12月26日分11次向被告給付履約保證金78萬元。之后因被告一直未將拆遷工作開展完成,施工證也未辦理,施工場地“三通一平”等施工條件也未達到,致使原告無法進場施工,原告遂拒絕繼續(xù)支付履約保證金。被告于下年1月21日向原告發(fā)出“關于解除《XX工程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相關補充協(xié)議的通知”,要求解除雙方簽訂的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原告隨后于同年7月12日向被告發(fā)出“關于催收保證金款的函”,要求被告返還原告繳納的履約金,被告拒不退還原告繳納的履約金78萬元。
審判結果
重慶市江津區(qū)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原、被告于XX年4月1日簽訂的《杏林苑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XX年7月21日簽訂的關于《杏林苑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補充協(xié)議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及協(xié)議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依法應得到保護。雙方約定被告應提供施工圖3套,且保證施工場地“三通一平”后,具備施工條件,原告方才進場施工,但根據(jù)本案事實,被告一直未完成施工場地拆遷工作,是導致合同無法履行的主要原因,因此對原告要求解除合同并由被告退還原告已繳納的履約保證金78萬元的請求,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至于被告辨稱其系因為原告未能按合同約定按時繳納履約保證金違約在先,被告系行使抗辯權而未能完成拆遷工作及“三通一平”工作。由于被告至今未完成拆遷工作,“三通一平”亦無法完成,原告雖有先履行債務的義務,但根據(jù)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原告行使不安抗辯權符合法律規(guī)定。同時,根據(jù)雙方所簽的合同,原告交納的履約保證金并不是用于被告進行拆遷工作。因此,被告辯駁理由不成立,對被告的反訴請求,本院不予支持。現(xiàn)雙方均同意解除合同,本院予以確認。根據(jù)法律相關規(guī)定,判決解除原、被告于XX年4月1日簽訂的《杏林苑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及XX年7月21日簽訂的關于《杏林苑建設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補充協(xié)議,并判決被告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返還原告繳納的履約保證金780000元。
一審宣判后,被告不服判決向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依法應予維持。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案情簡析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如何界定原告因懷疑被告的履約能力而拒絕再支付履約保證金的行為性質問題,即原告是否依法享有不安抗辯權,筆者擬從以下幾方面予以分析。
1、不安抗辯權的法理淵源
我國于1999年3月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將其作為一項重要的合同履行制度加以確立。具體是指具有先給付義務的一方當事人,當對方財產(chǎn)明顯減少,不能保證對待給付時,拒絕自己給付的權利。我國《合同法》第68條規(guī)定:“應當先履行債務的當事人,有確切證據(jù)證明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一)經(jīng)營狀況嚴重惡化;(二)轉移財產(chǎn)、抽逃資金,以逃避債務;(三)喪失商業(yè)信譽;(四)有喪失或者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其他情形。當事人沒有確切證據(jù)中止履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2、不安抗辯權的行使條件
作為一種自助救濟權,不安抗辯權的適用有嚴格的條件限制,一般來說需滿足以下條件:1、雙方當事人因同一有效雙務合同而互負債務;2、行使期間為合同生效后至先履行義務履行完畢之前;3、先履行方須有確切證據(jù)證明后履行方有法律所規(guī)定的不能對待給付的情形。若缺乏確切證據(jù)證明對方履行能力降低而單方中止合同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具體到本案,原、被告雙方簽訂的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合同及協(xié)議內容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是有效的雙務合同。訂立合同后,作為合同的先履行義務一方,原告按約定分批次繳納了履約保證金,但根據(jù)本案事實,被告方至開庭日仍未完成施工場地的拆遷及“三通一平”工作,導致原告一直無法施工,屬于《合同法》第68條“其他喪失或可能喪失履行債務能力的情形”的規(guī)定。另外,原告通過舉證及承辦法官實地勘察,有確切的證據(jù)證明被告有不能履行合同之虞,其行使不安抗辯權符合法律規(guī)定。
3、不安抗辯權行使的法律效力
我國《合同法》第69條規(guī)定:“當事人依照本法第68條的規(guī)定中止履行的,應當及時通知對方。對方提供適當擔保時,應當恢復履行。中止履行后,對方在合理期限內未恢復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適當擔保的,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由此見,不安抗辯權的效力首先在于后履行義務人提供適當擔保前,先履行義務人可以中止履行合同;其次,對方未在合理期限內提供擔保也未能恢復履行能力的,可以解除合同。但是,要注意的是,解約權的行使有嚴格的條件限制,即“相對方拒絕提出給付或提出擔保”。另外,解約權的行使在審判實踐中還需法官依據(jù)誠實信用和公平原則進行自由裁量。本案中,鑒于原告行使不安抗辯權后雙方均同意解除合同,因此,原告無需等待相對方拒絕提出給付或提出擔保”時再行解約權。至此,根據(jù)雙方所簽的合同,原告交納的履約保證金78萬元并不是用于供被告進行拆遷工作,雙方自愿解除合同,被告應在判決書所確定的期限內返還原告履約保證金78萬元。
通過以上案例的分析,大家應該能夠深刻認識到不安抗辯權的法律依據(jù)、行使條件、法律效力對于界定違約是多么重要,通過對它們的深入了解,就能夠在遭遇這種情況時,選擇最好的方式方法來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損失!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比中外土地征收補償標準
2021-01-05廣東省精神損害賠償范圍是怎樣的
2021-02-09最新!民法典草案提審:婚姻家庭編擬了這些新規(guī)(20個新亮點)
2020-12-25中外合資銀行的最低限額注冊資本是多少
2020-11-09怎樣行使翻譯權
2021-03-11債的保全是指什么,債的擔保指什么
2021-01-05如何解除反擔保
2021-01-11事故責任如何認定
2020-12-12支票有效期
2021-01-06匯票被拒絕付款后的追索期限是多久
2021-03-04申請回避的理由
2021-03-03職工受工傷能否另索精神損害
2020-12-22要約生效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1-03-13置業(yè)顧問收客戶錢違法嗎
2020-11-24終止勞動合同必需簽訂協(xié)議嗎
2021-03-22終止勞動合同是否要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呢
2021-01-18勞務工需要簽什么合同
2021-01-18實習期沒轉正有補償金嗎
2021-01-30五一勞動節(jié)幾天三薪
2020-12-19施工未設置安全措施應否承擔侵權責任
2021-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