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議撤銷權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合同法》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撤銷權是實體法上的權利;撤銷權為附屬于債權的權利;撤銷權是一種綜合性權利,具有形成權和請求權的性質。債權人對債務人的財產并無直接支配的權利,只能對債務人請求給付,債務人得自由支配其財產。但當債務人與他人實施某種行為,使其作為債權擔保的責任財產不當減少,因而害及債權人的利益,致使債權有不能實現的危險情形時,債權人可申請法院撤銷債務人與他人之間的法律關系,恢復債務人的責任財產,使債權得到確保。
?撤銷權行使的費用的負擔
債權人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合同法》第74條第2款后段)。
另依《合同法解釋(一)》第26條,債權人行使撤銷權所支付的律師代理費、差旅費等必要費用,由債務人負擔;第三人有過錯的,應當適當分擔。自債權人行使撤銷權屬于對全體債權人的共同擔保進行保全而言,此種費用可以作為公益費用,使之在債務人的總財產上具有優先受償效力;在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受領標的物并因保管而支出費用的場合,對于該費用的償還請求權,還可以在標的物上發生留置權。而在債權人事實上優先受償的場合,其行使撤銷權的必要費用則不再構成公益費用,因而不應當再發生上述優先受償權。
效果的歸屬
債務人的行為一旦被撤銷,即姿勢失去法律約束力。尚未依該行為給付的,當然恢復原狀。已經依該行為給付的,受令人負有恢復原狀的義務,在存在給付物的物權復歸于給付人的情況下,產生財產返還;在物權已不復存在的情況下,發生作價返還的效果。不過,為了限制債務人不予受領或者再施處分,在解釋上-宜認為可由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代位受領。另外,債權人可通過執行程序使其債權受償。就受領的標的物,行使撤銷權的債權人并沒有優先受償權,不過,如同債權人的代位權場合,在債權人因此所負的返還義務與債務人所負債務構成抵銷適狀時,債權人可以主張抵銷權,從而獲得如同優先受償一樣的實際效果。
債務人為逃避債務做出的種種行為,通過協議撤銷權的方式,可以使債權人避免受到侵害,利益得到保障。因此,小編十分建議債權人及時了解協議撤銷權方面的知識。同時,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倉單質押有哪些風險,應該如何去防范
2021-03-11交通事故鑒定費屬于強制險賠償嗎
2021-02-120元轉讓合同和贈與合同的區別
2020-12-11行政訴訟網上能立案嗎
2020-11-26夫妻不和想離婚怎么辦
2020-12-29如何約定競業限制條款才合法?
2021-01-09勞務合同甲方需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14勞動爭議的調解組織有哪些?
2021-03-07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壽險分類具體包括哪些
2020-12-21百萬意外保險如何選
2020-12-20購買飛機延誤險怎么賠償
2021-02-08保險合同的內容
2021-02-13醫院認定人死不算 保險公司抗辯不成立
2021-01-07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強制保險過期了會怎么處罰
2021-03-07誠信原則的運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2021-02-21土地承包經營權是什么性質
2021-01-26土地承包法司法解釋全文
2021-01-31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