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摘要
國家賠償的范圍,從國家的角度講,是指國家對哪些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為承擔賠償責任;從公民的角度而言,是指國家對公民的哪些權利受到的損害承擔賠償責任。按《國家賠償法》規定,國家賠償包括行政賠償和司法賠償兩大部分,本文探討的是行政賠償的范圍,主要從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范圍和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侵權損害范圍兩個方面進行闡述,具體分析了國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的主要表現,及關于精神損害賠償問題的觀點。
關鍵詞:行政賠償范圍
行政賠償范圍是指國家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侵犯公民、法人及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的損害給予賠償的范圍。國家賠償法第三至五條的規定表明了行政賠償的范圍,概括起來包括兩個部分:一是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范圍,表明的是國家應對引起損害的哪些行為負責,予以賠償還是免于賠償或者不賠償;二是承擔賠償責任的侵權損害范圍,表明的是國家應當對哪些受到損害的利益負責,也就是對哪類損害予以賠償。
一、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行為范圍
國家賠償法賠償的原則是違法原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執行職務的違法行為,一般包括兩層意思:一是指直接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如違反憲法、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行政規章等;二是違法內容不僅包括實體上的違法,而且還包括程序上的違法。凡是符合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又未被豁免原則排除的行政違法行為,國家都應予以賠償。
(一)直接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
對于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直接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幾種情況:
1、違法限制或剝奪公民人身自由的行為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執行職務、行使國家權力過程中侵犯了公民人身自由的,均構成行政侵權行為,國家都應予賠償。一般表現為違法行政拘留、違法采取行政措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等,在實際工作中,行政機關違法行為主要表現在以下情形:(1)、執法主體不適合。只有縣級以上公安機關才有實施行政拘留的職權,行政機關在行政強制措施方面根本無權限,而卻實施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強制措施,如稅務機關因繳稅人拒不繳稅而將其予以行政拘留;(2)、行政機關在行政強制措施方面有權限但卻違反了法律規定。如行政拘留期限超過了15天、違反了法定程序;(3)、對行政相對人強制治療、強制戒毒、強制扣留等。缺乏法定事實根據,對錯誤的適用對象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對公民人身造成損害的,受害人有權獲得行政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告政府能直接到中院嗎
2020-11-29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交警判定責任后對方不給錢怎么辦
2021-02-05擔保責任期限中止的規定
2021-02-24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海南省改制關閉破產國有企業職工安置辦法
2020-12-12什么是貨物運輸險
2021-01-24飛機停飛延誤險賠償標準
2021-03-05試論人身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0-12-07保險合同是否在合同到期退保險本金
2021-02-25保險公司賠償的時限是什么
2021-02-14如何理解互聯網保險
2020-12-24保險公司的訴訟主體是什么
2021-03-17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六十九條
2020-12-31保險代理人失職責任到底應該由誰來負擔
2020-12-16校方責任保險理賠案例導言
2021-02-06承包合同糾紛算什么類型的案件
2020-11-22在農村承包田地搞養殖要不要簽合同
2020-12-12拆遷安置房屋交房條件
2020-12-29貴州縣城規劃區內房屋拆遷安置補償方案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