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破產法》第15條規定:“債權人會議的職權是:
(1)審查有關債權的證明材料,確認債權有無財產擔保及其數額;
(2)討論通過和解協議草案;
(3)討論通過破產財產的處理和分配方案。”除此之外,債權人會議還有聽取債務人企業整頓情況的報告的權利(該法第20條),監督破產清算組活動的權利(破產法意見第53條),申請終結整頓的權利(破產法意見第37條)等。可見立法在債權人會議的決議權方面規定得較為充分,但在具體參與權的行使以及對程序進行的制約和監督方面稍顯薄弱。比如,破產管理人的選任及是否設置常設的破產監查人方面,還有對營業的是否繼續和破產財產管理的指示方面,立法并未給予債權人會議表示其意志的機會。
規定
前述規定將審查債權的證明材料甚至將確認債權性質和數額這一帶有準司法性質的職權賦予債權人會議,其原由可能是基于債權人會議更能相互監督和制約,保證正確確認債權。然而,此項職權的行使卻非同小可,審查債權的證明材料事關債權的真偽存廢;確認債權的性質關涉債權的優債權人會議先與否;而債權的數額多寡又直接決定著債權的最終分配比例。所以,國外立法大多規定了由法院主持并由債權人會議參與的債權調查和確認程序,而債權的最終確認權一概歸屬于法院。比如,日本及中國臺灣“破產法”就要求由法院來指揮債權的調查,債權人可以相互間對對方的債權提出異議,并且異議不必附有理由,法院消除異議的方法通常以訴訟程序進行,以裁定方式確定。債權人提起異議訴訟的費用也依照民事訴訟法的規定辦理,即破產財團因異議訴訟的勝訴而獲得利益的,則主張異議訴訟的債權人可以財團債權人身份請求訴訟費用的償還。調查確認后的債權應記載于債權表上,此項確定破產債權的債權表的記錄,對全體債權人具有與確定判決同樣的效力即既判力(終審判決效力)。由于債權表的記錄具有與確定判決同樣的效力,所以,對其效力和記錄內容有爭議時,應準用確定判決的原則,即提起再審之訴。相應地,記錄上有計算、書寫等錯誤的,可以準用更正判決之方法更正債權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法律顧問費一年是多少
2021-01-30外商投資企業注銷流程有哪些
2021-01-22保證金質押是否可以指示交付
2020-11-09離婚精神損失賠償是怎樣的
2021-01-31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不離婚房產公證給一方有效嗎
2020-12-22商業銀行可以不經營辦理國內外結算業務嗎
2021-03-16房屋裝修合同多久終止
2020-12-12土地糾紛最有利的證據
2020-12-03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超過勞動仲裁時效期間應如何主張權利
2021-01-11藥物過敏致死是否屬于意外傷害
2020-12-20人身意外保險遺囑如何變更保險合同受益人
2020-11-13保險合同糾紛的訴訟時效有多久
2021-02-13代簽商業三者險投保單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09對方無保險怎么理賠
2021-02-18保險公司為何無需承擔雇主責任
2021-01-24保險合同不立即生效的原因是什么
2021-03-03保險營銷員取得傭金收入應當繳納哪些稅
2021-01-08保險法告知義務有哪些范圍
202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