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動遷員工遣散程序是怎樣的?
一、補償政策
公司因為拆遷要遣散員工,可以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之規定合法解除勞動合同的,但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且應提前三十日以書面通知或者額外支付一個月工資。
二、經濟補償政策
1、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計算。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支付一個月;
2、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三、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
《勞動合同法》第四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本人或者額外支付勞動者一個月工資后,可以解除勞動合同:
1、勞動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滿后不能從事原工作,也不能從事由用人單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2、勞動者不能勝任工作,經過培訓或者調整工作崗位,仍不能勝任工作的;
3、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協商,未能就變更勞動合同內容達成協議的。
四、經濟補償情形
1、勞動者依照勞動法第三十八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2、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向勞動者提出解除勞動合同并與勞動者協商一致解除勞動合同的;
3、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第四十條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4、用人單位依照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解除勞動合同的;
5、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訂的情形外,依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一項規定終止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的
6、依照勞動法第四十四條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終止勞動合同的;
7、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
哪些情況下公司要支付遣散費?
根據勞動合同法:第四十一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減人員二十人以上或者裁減不足二十人但占企業職工總數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單位提前三十日向工會或者全體職工說明情況,聽取工會或者職工的意見后,裁減人員方案經向勞動行政部門報告,可以裁減人員:
(1)依照企業破產法規定進行重整的;
(2)生產經營發生嚴重困難的;
(3)企業轉產、重大技術革新或者經營方式調整,經變更勞動合同后,仍需裁減人員的;
(4)其他因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經濟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的。
公司拆遷員工的遣散費是怎么計算的?
1、遣散費是當雇主同一位雇員終止雇傭關系的時候,向雇員支付的一種一次性補償。
2、對勞動合同訂立時所依據的客觀情況發生重大變化,致使原勞動合同無法履行,經當事人協商不能就變更合同達成協議,用人單位解除合同的;
用人單位瀕臨破產進行法定整頓期間或生產經營狀況發生嚴重困難,必須裁減人員的,用人單位應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年限支付經濟補償金,在本單位工作時間每滿一年,發給相當于一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金。
此種情況的經濟補償金支付沒有12個月的限制。
3、一般這種情況是這樣處理:
(1)根據合同的約定辦理;
(2)工作兩年沒有合同,單位行為違法的,可以主張雙倍的工資,如果公司無故遣散你,可以主張經濟補償金;
(3)經濟補償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4)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勞動者月工資高于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本條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欠債公司破產倒閉如何追債
在我國企業大量的國際拖欠案件中,有相當一部分欠款時間很長,有的甚至長達四五年。隨著時間的推移,債務人的狀況會發生各種變化,多數情況會越來越差,常常會出現如下情況:債務人公司轉入其他行業、破產倒閉、原業主成立新公司繼續經營等等。
如果出現上述情況,債務人新成立的公司是否對原債務負有償付責任?要回答這個問題,實際是要確定新公司是否對原公司債務負有連帶責任。
首先應了解原債務公司的法律性質。如果原債務人是無限責任公司或合伙公司,而且其股東或業主沒有其他資產償還債務,其新公司就負有還款責任。如果原債務公司是有限責任公司,而新公司是另外注冊的有限責任公司,那么原則上債權人就不能直接針對倒閉債務人的新公司收賬。但是有以下3種情況仍可以向債務負責人的新公司追收其原債務:
1、如新公司與原債務公司是同一負責人,可通過對債務人原公司的起訴來達到有權傳喚新公司負責人的目的,通過法庭問訊來查出原債務公司的資產是否被轉移到新公司名下。
2、債權人如果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新公司只是原債務公司改頭換面的公司,就可能通過律師向其負責人出示證據,迫使原債務人積極還款。如果債務人不主動配合,可以訴諸于法律,需要說明的是,這些證據必須是書面文件和證據。
3、如果原債務公司負責人或股東曾出具過書面還款保證或新公司出具過書面還款承諾,那么可以依此向債務公司負責人或股東或新公司追討債務。
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一定要和企業簽訂相關的協議,保障自身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如果遇到一些勞動糾紛等問題可以到律霸網咨詢相關的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女職工特殊期內法律保護的規定是什么
2021-02-25車禍四級傷殘得五級傷殘賠償金傷殘賠償金怎么算
2021-03-23交通事故確定書可否重新確定
2021-03-06消費者網購被騙怎么辦
2020-11-19交通事故認定書司法解釋
2021-02-25簽了一年的合同沒到一年可以走嗎
2021-02-20房產合同抵押貸款需要房主親自到場嗎
2021-02-28貨品合同乙方中途終止怎么賠償
2020-11-12老婆出軌可以離婚嗎
2021-01-22承包工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1-19如何解決集體土地租賃合同糾紛
2021-02-08單方終止勞動合同關系是否繼續存在
2021-02-05實習協議重要嗎,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2020-12-17保險責任怎么確定
2021-01-02有保險撞死人保險公司全賠嗎
2020-12-17保險理賠的程序包括
2021-02-26買人身保險新型產品須抄錄風險提示嚴防銷售誤導
2021-02-11失足墜崖保險賠付嗎
2021-02-03存款保險費率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021-03-08利用保險洗錢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202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