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權債務的區別是什么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民法通則》生效日期為2020年12月31日止,屆時此條例被《民法典》所替換,相關的司法解釋也會失效,《民法典》生效前的規定:
債權是得請求他人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權利。本于權利義務相對原則,相對于債權者為債務,即必須為一定行為(作為或不作為)的民法上義務。因此債之關系本質上即為一司法上的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和債務都不能單獨存在,否則即失去意義。我國民法通則規定,“債是按照合同的約定或者法律的規定,在當事人之間產生的特定的權利和義務的關系。享有權利的人是債權人,負有義務的人是債務人。債權人享有的權利稱為債權,債務人負有的義務稱為債務。
債權的來源包括哪些
和物權不同的是,債權是一種典型的相對權,只在債權人和債務人間發生效力,原則上債權人和債務人之間的債之關系不能對抗第三人[1]。
債發生的原因在民法債編中主要可分為契約、無因管理、不當得利和侵權行為;債的消滅原因則有清償、提存、抵銷、免除等。
1、合同。合同,是指民事主體之間關于設立、變更和終止民事關系的協議。合同是引起債權債務關系發生的最主要、最普通的根據。
2、侵權行為。侵權行為可分為一般侵權行為和特殊侵權行為。在一般侵權行為中,當事人一方只有因自己的過錯而給他人造成人身和財產損失時,才負賠償的責任,如果沒有過錯,就不需負賠償責任。而在特殊侵權行為中,只要造成了他人的損失,就算你自己不存在過錯,你仍要負賠償責任。
3、不當得利。不當得利是指既沒有法律上的原因,也沒有合同上的原因,取得了不當利益,而使他人受到損失的行為。在不當得利的情況下,不當得利人負有返還的義務。因而,這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
4、無因管理。無因管理的含義是指,沒有法定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的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和服務的。無因管理行為一經發生,便會在管理人和其事務被管理人之間產生債權債務關系,其事務被管理者負有賠償管理者在管理過程中所支付的合理費用及直接損失的義務。
從會計意義上看,債務指的是什么
從會計意義看,債務是指由過去交易、事項形成的,由單位或個人承擔并預期會計導致經濟利益流出單位或個人的現時義務,包括各種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等。有時也指所欠的債;為了清償所有的債務而工作。
必須返還的資金。除了借入的資金以外,如果發行的是債券的話,還必須返還本息(本金+利息),這也被稱為債務。把不能夠返還債務稱為債務的不履行。另外,把債務自身資本的上漲稱為債務超過。
相信大家對以上相關內容的了解,我們對債權債務有更高的理解。綜上所述,債權債務是密切聯系的,既是對立的兩方面,又不能單獨存在。債權債務區別其實就是債的權利和義務的區別。在同一合同關系中,債權人依法享受債權,與之對立的是,債務人承擔償還債務的義務,債權和債務是對立統一的關系,更多相關問題您可以咨詢律霸網在線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試用期解除勞動合同該如何處理
2021-02-26專利復審決定有哪些結果
2021-03-13沒有實際借款的還款協議有效嗎
2020-11-19最高法一審是終審嗎
2021-02-08未婚先孕的有探視權嗎
2021-03-08資產拍賣程序的中止和終止
2020-11-30短信可不可以作為離婚證據
2021-02-22當事人在不知情下被簽合同有效嗎
2021-01-21贈與房產配偶有份嗎
2021-01-25遭遇家暴該如何報警
2021-03-11合同形式的概念
2021-01-13學生在學校摔斷胳膊學校有責任嗎
2021-01-10把房產贈與給孩子算財產轉移嗎
2021-01-01噪音擾民的時間規定
2020-11-30勞動關系申請工傷要多久出結果
2021-02-28壽險的追訴期是兩年嗎
2020-11-15哪些人適合購買交通意外險
2020-12-03法律對產品責任的賠償是如何規定的
2020-11-11國際貿易貨物運輸保險
2021-01-30保險的特點都有哪些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