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國家的各項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地健全,那么在勞動法中就明確規定了,勞動者在工作期間受到的傷害可以被認定為工傷,同時也可以向有關部門申請賠償金,那么在上下班路上受傷可以被認作為工傷嗎?根據有關規定,如果勞動者在合理時間內往返居住地和公司的路上受傷,即可被認定為是工傷。
一、如何認定工傷中的"上下班途中"
針對上述新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發布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工傷保險行政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于廣受社會關注的上下班途中的工傷認定,這部《規定》明確了四種認定情形。
《規定》第六條規定:對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認定下列情形為“上下班途中”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
(一)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住所地、經常居住地、單位宿舍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二)在合理時間內往返于工作地與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三)從事屬于日常工作生活所需要的活動,且在合理時間和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四)在合理時間內其他合理路線的上下班途中。
“什么是合理時間?這個合理時間可以說比較寬泛,用我們的話來講就是應當具有正當性。”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趙大光表示,上下班有一個時間區域,可能早一點,可能晚一點,比如下了班以后,還要加一會兒班,或者是等交通的高峰時段過了之后再回家,這些都屬于合理時間。
二、上下班途中工傷認定辦法
首先,新規定不再強調“規定時間”和“必經路線”。隨著工時制度和運輸工具的多樣化,以及城市軌道交通的立體化,從業人員在上下班時間和路線的選擇上,有了越來越多的彈性空間。其實,盡管新規定不再強調“規定時間”和“必經路線”,但“上下班途中”本身就意味著時間和路線上的限制。
其次,新規定不再強調“無本人責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責任”。交通事故責任分為全部責任、主要責任、同等責任、次要責任。原規定從業人員承擔全部責任或主要責任的,不能認定為工傷。新規定按照“工傷者無過錯”的國際慣例,取消了以上的責任限制。即使從業人員發生本人責任或者本人主要責任的機動車事故,并不影響其工傷的認定及其工傷待遇的享受。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關信息,在上文中也回答了如何認定上下班時的工傷,因為勞動法中也規定了用人單位必須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其中就包括了工傷保險,如果勞動者在出現工傷進行索賠時,對方拒不支付,我們也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權利。
工傷獲賠十多萬元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物業應在業主報修后多久處理
2021-01-08屋頂漏水是否屬于工程質保的范圍有哪些
2021-01-20刑事律師函怎么寫
2021-01-13對被調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可以通知其家屬嗎
2021-01-01立約定金的作用有哪些
2021-01-11學生做臨時工老板不給錢犯法嗎
2021-01-30中介應告知購房者哪些內容
2021-02-09勞動合同關系保存期幾年
2021-01-13銀行的勞務派遣合同和正式員工待遇有什么區別
2020-11-27長時間拖欠工資可否追償利息
2021-02-19姐姐是否有權繼承弟弟死亡賠償金
2021-01-19勞動爭議仲裁庭審被申請方聯系不上怎么處理
2021-01-17什么是壽險投保十項須知?
2021-03-02中國保監會關于加強財產保險公司再保險分入業務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群文是什么
2021-01-13生產者的產品責任法律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15出國旅游保險選購要注意的點有哪些
2020-11-23保險公司賺錢的方式是什么
2020-12-17意外傷害保險理賠需要多久
2021-02-22賠償責任誰承擔
2021-02-12新保險法對責任保險制度進行了哪些修改和完善
20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