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債權人同意轉移債務轉移行為有沒有效力
案情
2011年1月,某村民委員會向本村村民吳某借款20000元,12月份,吳某買車急需用錢,遂向該村委會催要借款。因村委會暫無現金,便讓吳某先向鎮信用社貸款20000元,承諾貸款由村委會負責償還。吳某貸款后,村委會與吳某簽訂了償還貸款協議,將出具給吳某的借條收回。然而,貸款到期后,村委會卻一直未向信用社償還。信用社多次向吳某催要,吳某以與村委會有協議,該款應由村委會負責償還為由拒付。
分歧
對于本案中未經債權人同意的債務轉讓是否為有效,存在兩種不同的見解:
第一種意見認為,該案中的債務人已經由吳某變成某村委會,且村委會與吳某簽訂了償還貸款的協議,債務轉讓已成立,吳某已經不再承擔償還欠款的義務,信用社應以該村委會為被告,要求償還欠款。
第二種意見認為,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債務的轉讓,必經債權人的同意,該案中吳某與村委會的協議,只是私下的協議,并未通過信用社的同意,為無效的轉讓行為。
評析
小編同意第二種意見,具體分析如下:
本案中吳某與某村委會簽訂的償還貸款的協議,意味著吳某已經將合同義務全部轉移給了第三人,根據我國合同法第八十四條的規定“債務人將合同的義務全部或者部分轉移給第三人的,應當經債權人同意”。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債務轉移必須具備以下條件才能產生效力。1、須有有效合同義務存在;2、轉讓的合同具有可讓與性;3、須經過債權人的同意等條件。該案中的債權轉移明顯不符合法律規定的條件,償還貸款的協議已生效,也并不代表發生了債務的轉移,第三人也不是債務合同的當事人。
債務人與第三人之間的債務轉讓協議,在經過債權人統一的情況下方為有效,否則無效,因為債務人的履行能力、資信狀況等與債務能否履行息息相關,與債權人債權的實現具有直接的利害關系,所以為保護債權人的債權,必須經債權人同意,債務人才能與第三人簽訂轉讓債務的協議。
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吳某向原告信用社貸款事實清楚,證據充分,原告信用社要求被告償還借款有理,應予支持;被告吳某未經信用社同意,私自轉移還款義務的行為,違背了屬無效民事行為,不予支持。據此,依法判決被告吳某承擔償還責任。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未經債權人同意轉移債務轉移行為有沒有效力”問題進行的解答,依據合同法規定,債務人轉移債務的,需要經債權人的同意,所以示經債權人同意轉移債務是無效的。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勞動合同解除手續
2020-11-09婚姻關系存續期間事實婚姻如何認定
2020-12-02九一年的事實婚姻緣怎么解除
2021-01-01法定監護與委托監護的關系如何
2021-01-13房屋繼承公證有哪些程序
2021-01-30小孩子在商場受傷賠償辦法是什么
2020-12-11失職失責造成危害該怎么處罰
2021-02-23產品質量保險的保險范圍是什么
2021-01-16保險公司申請設立分支機構應具備哪些條件
2020-11-17土地承包的經營權糾紛如何處理
2021-01-03租房開酒店,如何分割拆遷補償款
2020-11-11因商業原因要用我家的地,我能拒絕嗎
2020-12-21拆遷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1-03-10房屋沒證拆遷的具體事項
2020-11-21公房拆遷,我該怎么辦
2020-12-14廣州“三舊”改造會令樓價越來越高?
2020-12-05公路擴建占房補償標準
2020-12-10征地補償協議需要簽字嗎
2021-01-31農村土地征地協議
2021-02-07國有土地房屋補償時有哪些原則
2021-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