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殺人最低判幾年
未成年殺人量刑要看諸方面的因素,如主觀心態(動機、目的),客觀手段,危害后果以及認錯態度等。未成年犯故意殺人罪不定死刑,一般從輕處罰
法律規定:
《刑法》第十七條?【刑事責任年齡】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
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八周歲的人犯罪,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他的家長或者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養。
第二百三十二條?【故意殺人罪】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故意殺人的構成要件
1、客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侵犯的客體是他人的生命權。法律上的生命是指能夠獨立呼吸并能進行新陳代謝的活的有機體,是人賴以存在之前提。
2、客觀要件
(1)必須有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作為、不作為均可以構成。以不作為行為實施的殺人罪,只有那些對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發生負有特定義務的人才能構成。
(2)剝奪他人生命的行為必須是非法的,即違反了國家的法律。執行死刑、正當防衛均不構成故意殺人罪。經受害人同意而剝奪其生命的行為,也構成故意殺人罪。對所謂的“安樂死”,仍應以故意殺人罪論處,當然,量刑時可適用從輕或減輕的規定。
(3)直接故意殺人罪的既遂和間接故意殺人罪以被害人死亡為要件,但是,只有查明行為人的危害行為與被害人死亡的結果之間具有因果關系,才能斷定行為人負罪責。
3、主體要件
故意殺人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即我國刑法分則規定的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具備刑事責任能力的一般身份的犯罪主體。
4、主觀要件
故意殺人罪在主觀上須有非法剝奪他人生命的故意,包括直接故意和間接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為會發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的發生。
故意殺人的動機是多種多樣和錯綜復雜的。常見的如報復、圖財、拒捕、義憤、氣憤、失戀、流氓動機等。動機可以反映殺人者主觀惡性的不同程度,對正確量刑有重要意義。
關于未成年的年齡界定,不同國家有不同的規定,我國普通民眾認為未滿18歲算是未成年,但是在法律是對于未成年有更詳細的年齡劃分。總之無論多大年齡,做一個合格的、奉公守法的好公民是每個人的義務。如果您有法律需求,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不屬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圍的行政訴訟行為有哪些
2021-02-17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是由誰提出
2021-03-02行政處罰如何影響刑事責任
2020-12-15個人借貸的借貸保證要準備嗎
2021-03-04二審終審駁回之后去一審法院嗎
2021-01-15無還款期限的擔保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9房子抵押給個人可以過戶嗎
2020-12-21預售房屋抵押登記程序
2020-12-26聘用合同被解除能獲得經濟賠償嗎
2020-12-31遺產的分配配偶占多少
2021-03-17哪些人不能擔任法定代表人
2021-02-23買人壽保險的意義有哪些,如何買人壽保險最劃算
2020-12-20交通意外險最高賠多少錢
2021-03-03購置房屋怎樣辦理保險
2020-11-17駕車撞人逃逸保險公司是否需要賠
2020-11-16酒后駕車致人死亡 保險公司應否擔責
2020-11-24哪些事故三責險要理賠
2021-03-17交通事故保險理賠流程有哪些
2020-12-30保險法若干問題的司法解釋二
2020-12-11關于創新土地流轉方式
2021-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