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文獻能否任意利用
背景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目前有90多個國家(地區)及組織用大約30種文字出版專利文獻,每年出版的專利文獻大約為100多萬件,約占全世界各種圖書總出版量的1/4。這100多萬件專利文獻反映著全世界每年約35萬項發明和創新成果,匯集了極其豐富的科技信息,從尖端的航天技術到人們日常生活用品的生產制造,幾乎涉及到人類生活的全部技術領域。
全球每年發明創造成果的90%至95%在專利文獻中公開,而且許多發明創造僅僅通過專利文獻公開。為了方便技術的傳播、利用,很多國家都規定專利文獻作為官方文件而不受版權法保護,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專利文獻可以被任意利用。筆者認為,專利文獻與當事人的專利申請文件不同:專利文獻是政府公文,但公文不包含專利說明書、權利要求書這些當事人自己寫的內容,也即是專利文獻的實體部分被排除在官方文件之外,具有著作權保護的可能,不合理的使用仍然可能構成侵權。
觀點一:專利申請書不等于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是專利制度的產物。簡單來說,專利文獻是實行專利制度的國家及國際性專利組織在審批專利過程中產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總稱,而專利說明書是對發明的描述,包括對要求獲得獨占權的描述,僅僅是作為專利文獻的一部分而存在。專利文獻和專利申請書等資料由于制作主體的不同,在版權法上的法律地位迥然不同。專利文獻由專利行政部門制作并發布,因而作為官方文件不受版權法保護,而專利申請書等資料只要具備獨創性就可以得到版權法的保護。
觀點二:專利文獻屬于作品
匯編作品又稱為編輯作品,世界上多數國家的著作權法都將其作為獨立的一種作品類型并對其含義、保護范圍和獨創性作出規定,普遍認為匯編作品的獨創性體現在對所匯編的材料的選擇和編排之上,對匯編作品的保護也僅限于作品具有獨創性的選擇和編排,而不及于所編輯的內容。
2001年10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關于修改著作權法的決定中規定了匯編作品的定義,即匯編若干作品、作品的片段或者不構成作品的數據或者其他材料,對其內容的選擇或者編排體現獨創性的作品,為匯編作品。由此可知,就全部的專利文獻整體而言,從內容上就是對專利申請人提供的諸多資料進行匯編得出的,在此基礎上,只要具有獨創性,專利文獻就應屬于匯編作品。雖然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專利文獻不受著作權法保護,但不受法律保護這一價值判斷并不能否認專利文獻屬于作品這一事實判斷。
觀點三:匯編作品保護范圍受限制
世界各國著作權法對匯編作品的保護僅限于作品中具有獨創性的選擇和編排,而不保護被選擇和編排的數據或材料。匯編作品著作權保護范圍限制的合理性在于以下幾點。
首先,對于那些以作品為創作基礎的匯編作品,所匯編的內容是他人合法享有著作權的作品,匯編是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的,屬演繹創作,必須尊重原作的著作權。其次,對于以非作品為基礎創作而成的匯編作品,所匯編的內容處于公有領域,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匯編作者在自由利用處于公有領域的材料或數據的基礎上創作匯編作品,如果允許其對匯編的內容享有著作權,必然會限制他人利用同樣的材料和數據進行創作活動,這與著作權保障信息自由、鼓勵創作的宗旨是背道而馳的。
因此,當匯編作品享有版權時,并不意味著編在該作品中的一切作品的版權都歸匯編人自己所有了。匯編人只能就他付出了創造性勞動的那部分成果享有版權,其中可以單獨取出的每個被匯編進去的作品,版權仍歸原版權人所有。如果匯編作品材料本身受著作權法保護,匯編作品就存在雙重版權,即數據、材料本身的版權和匯編作品的整體版權。反之,當匯編作品不受版權保護時,也不意味著在該匯編作品中的一切作品都不受版權保護,也即是匯編作品和構成其組成部分的作品在版權保護方面是分離的。我國著作權法規定的匯編作品“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保護文學和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規定的“不損害匯編作品內每一作品的版權的保護”,《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規定的“不得損害數據或材料本身已有的版權”都體現了這一精神。
觀點四:專利代理人可以成為作者
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受委托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由此可知,申請人委托代理公司及代理人書寫專利文獻的行為應屬于委托創作。依據上述規定可知,除雙方另有約定外,受委托創作的作品即專利申請文件等資料的著作權屬于受托人,但申請人具有相應的使用權。同時,著作權法第十六條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并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件等職務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十一條規定:著作權法第十六條第一款關于職務作品的規定中的“工作任務”,是指公民在該法人或者該組織中應當履行的職責。著作權法第十六條第二款關于職務作品的規定中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該法人或者該組織為公民完成創作專門提供的資金、設備或者資料。
依據上述法律、法規規定可知,代理公司中的代理人受托書寫專利文獻的行為屬于其應當履行的工作職責,因此而完成的專利文獻當然屬于職務作品。但是,一般而言,代理人書寫專利文獻系依賴于其自身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工作能力,并借助于公開的各種形式的技術資料,而非代理公司所專門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因此,筆者認為,作為職務作品的專利申請文件等資料的著作權應屬于代理人而非代理公司,然而,就全部的專利文獻整體而言,應屬于匯編作品,其作者應該屬于國家知識產權局。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專利文獻能不能任意利用”問題進行的解答,專利文獻屬于政府公文,具有著作權保護的可能,因此是不能任意利用的,如果不合理的使用仍然可能構成侵權。讀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么解除公司股東身份
2020-11-29二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3-23虛擬貨幣是傳銷嗎
2021-01-08表演者權中的要求報酬權如何主張
2021-01-29規范的保密條款需包括哪些內容
2021-01-24法院保全費是什么意思
2021-01-05怎么處理未婚同居期間的債權債務?
2021-02-02交通事故索賠技巧
2020-11-18公司工會設立獨立賬戶需要什么條件
2021-01-26女方協議離婚共同財產分割、子女撫養權、債務分擔怎么寫
2020-11-16合同債權質押的有效條件是什么
2020-12-31離婚時房子如何分割,離婚公租房怎么分割?
2021-03-07調崗多久后可解除勞動合同
2021-03-04在什么情況下可簽勞務合同
2020-12-27索賠時效有何不同——鐵路保險運輸與保價運輸
2021-03-26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無名氏死亡賠償金提存后車主能否向保險機構索賠?
2020-11-15放火燒車保險賠嗎
2020-12-20養老保險辦理所需要的材料有哪些
2021-03-22醉酒致傷亡不算工傷嗎
20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