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請專利的八項注意事項
八項注意之一:申請要及時。因為專利申請的新型性和創造性都是與申請日有關的,晚一天申請,這一技術被別人公開的機會就會大一分。而且,專利權是授予最先申請的人。所以,可能只是因為申請日比別人晚了一天,在后申請的人就要受制于在先申請的人二十年。
八項注意之二:專業人士處理。專利對質量的要求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因為只要有人能把你的專利權推翻,就意味著你會前功盡棄。隨著社會的進步,社會分工也越來越細,這主要是因為術業有專攻。所以,不要試圖自己去處理自己不擅長的問題。
八項注意之三:對代理人充分公開。專利的本質就是“以技術公開換取國家保護”。但大多數人都是既想申請專利又不想公開自己的技術。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講這也不是不可以實現的,但這個目標實現起來,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因為專利法明文規定了專利申請文件必須“充分公開以達到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的標準。作為專利申請人,最好不要自行隱瞞某些技術,而是通過與專利代理人溝通來實現這個目標,否則,一旦被認為是公開不充分,就很難挽回了。
八項注意之四:注意體系申請的時間安排。在一個大的課題研究中,是可以先后申請一系列的專利的,這一系列的專利申請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所以,這一系列申請可能就會有共同的發明點。如果時間處理不當,在先前的專利申請已經把這些共同的發明點公開之后再申請專利,那這個在后專利申請的發明高度無疑是大大降低了。
八項注意之五:注意對外申請的時間和方式安排。要到國外申請專利,一般會首先在國內申請專利,然后通過優先權再到國外去申請專利。通過優先權操作,可以實現部分內容的修改,所以是值得的。通過優先權到國外申請的時候,會涉及到PCT途徑還是巴黎公約途徑的問題。從費用上看,PCT途徑可能會比巴黎公約途徑多一些,但這僅僅是一種可能,甚至可能會比巴黎公約途徑節省的多。針對具體情況的處理,要請專利代理人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合理安排。
八項注意之六:證書不等于保護。現在,很多的代理人總是以“保證授權”的承諾去承攬專利申請業務,這是不對的。因為申請專利的目的是為了保護而不是僅僅是為了一個授權證書。授權證書是獲得應有保護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雖然要得到應有的保護需要有授權證書,但有授權證書不等于就必然會得到應有的保護。所以,要注意,不要被那些“保授權”的代理人員忽悠了。
八大注意之七:申請專利應在技術轉讓發生前。這個應該不用多說了,因為如果在申請專利之前把技術告訴了別人的話,一旦別人給你傳播了或者申請了專利,你就什么都沒有了。
八項注意之八:申請授權后的專利轉化應懂得利益共享。當前,非常多的專利技術其實是很有應用價值的,可是,卻因為專利權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而一直無法付之于實際應用,主要的原因還是利益共享的思維不到位,專利權人和投資人都恨不得把掙到的錢悉數收入自己的腰包,這是很難合作的。因為合作必須是共贏的,利益單向流動的合作是不存在的。
二、專利申請人要具備什么條件
并不是任何自然人或法人都有權申請專利,有權申請專利的自然人或法人如下:
1.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其合法權利的繼承人
所謂合法繼承人,是指由于發明人去世,由其合法繼承人繼承專利申請權。
2.職務發明創造所屬的法人單位
對職務發明,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單位。
3.合法受讓人
非職務發明的發明人或者職務發明所屬單位自愿將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有償或無償地轉讓給予的人或單位。
4.共同申請人
共同申請人是指共同申請專利的個人與個人、個人與單位或者單位與單位。共同申請人中,如果事先有合同約定的,按合同約定的辦理。
5.外國人的專利申請資格
外國人包括外國公民和外國法人。為了促進國際經濟技術交流,引進國外先進科學技術,我國《專利法》采用國際通行原則,對外國人在中國申請專利做了如下規定。
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營業所的外國人,在我國申請專利,如果其所屬國同我國有雙邊協議或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按互惠和對等原則予以辦理。辦理申請應當委托中國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制定的專利辦理機構。
在中國有經常居所或營業機構的外國人,享有與中國單位和個人完全相同的待遇。
專利申請權的受讓人或者繼承人在提出專利申請時,應提交受讓或繼承的證明文件。中國單位或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部門批準。
以上知識就是小編對“申請專利的八項注意事項”問題進行的解答,申請專利時要注意的八個事項包括申請要及時、請求專業人士處理、對代理人充分公開、注意體系申請的時間安排等。讀者如果需要找律師咨詢法律方面的問題,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律師推薦:北京律師 ?浙江律師 ? 深圳律師 ? 江蘇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人身遭到損害后怎么應對
2021-02-28所有權人是否有權向留置權人取回質物
2020-11-20主債務部分還清抵押權如何處理
2021-01-14對大學生家教不滿意能向消協投訴嗎
2021-02-07盜竊罪判幾年
2020-12-11有經濟適用房可以接受贈予房產嗎
2021-02-07哪些財產不能作為遺產繼承
2021-01-05簽名只簽姓有法律效力嗎
2021-03-06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失聯人員如何向公安報案
2021-03-07把房產證抵押需拿出房產證嗎
2021-02-04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如何征稅
2021-01-01載同事上班遇車禍判賠153萬之律師說法
2021-02-10勞動合同的變更
2021-01-31家庭財產保險險種
2021-03-14保險合同有哪些關系人
2021-02-13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是如何的
2021-01-28附贈人身保險合同的法律分析(一)
2020-11-27得過抑郁癥還能否購買人壽保險和意外傷害保險
2020-12-19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