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詐客戶罪,是指以獲取非法經濟利益為目的,違反證券管理法規,在證券發行、交易及其相關活動中欺詐客戶,情節嚴重的行為。
證券欺詐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證券欺詐,包括內幕交易、虛假陳述、操縱市場等行為;狹義的證券欺詐,僅指欺騙客戶的行為,不包括內幕交易、虛假陳述、操縱市場行為。即行為人利用與證券投資人進行交易的機會或利用其受托人、管理人或代理人的地位,通過損害投資人、委托人、被管理人或被代理人的利益而進行的證券交易,或以虛假陳述誘導顧客委托其代為買賣證券,企圖以此獲得利益。
欺詐客戶罪侵犯的客體,是證券交易操作制度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證券市場發展的根本動因在于競爭,證券市場的科學運行在于充分發揮市場競爭力。證券交易操作制度是在證券市場中按公開、公平、公正三原則建立起來的,保護投資者在公平環境中參與競爭的有效機制。欺詐客戶行為違反證券市場運行基本原則,侵犯證券交易操作制度,致使投資者財產受到損失,其社會危害性明顯,必須以刑法加以調整。
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在證券發行、交易及相關活動中欺詐客戶,情節嚴重的行為。具體表現為:(1)證券經營機構將自營和代理業務混合操作;
(2)證券經營機構違背代理人的指令為其買賣證券;
(3)證券交易機構不按國家有關法規和證券交易場所業務規則的規定處理證券買賣委托;
(4)證券登記、清算機構不按國家有關法規和本機構業務規則的規定辦理清算、交割、過戶、登記手續;
(5)證券登記、清算機構擅自將客戶委托保管的證券用作抵押;
(6)證券經營機構以多獲取傭金為目的,誘導顧客進行不必要的證券買賣,或者在客戶賬戶上翻炒證券;
(7)發行人或發行代理人將證券出售給投資者時未向其提供招募說明書;
(8)證券經營機構保證客戶的交易收益或允諾賠償客戶的投資損害;
(9)其他違背客戶真實意志損害客戶利益行為。
本罪主觀方面表現為故意,并以獲取非法利益為目的。行為人是有意識地通過實施欺詐行為,侵犯證券市場的操作制度和損害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本罪的犯罪動機固然是多種多樣的,但并不影響成立本罪。
本罪的主體是特殊主體,即只有證券交易所、證券公司、證券業協會或證券管理部門及其從業人員才能成為本罪的主體。同時,本罪主體既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自然人,并以法人為主。在區分法人犯罪和自然人犯罪時,主要應考慮行為人的行為是法人行為還是個人行為,非法所得歸誰所有等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謊報警情“搞事情”?后果很嚴重!
2021-02-24律師介入政府征收補償工作的重要意義
2020-12-15孩子傷害了別人,父母是否承擔責任?
2021-03-15監視居住最長不得超過幾個月
2021-01-24督促程序的實質要件有哪些
2021-02-05購房解約協議范本是怎樣的
2021-01-03協議離婚要求賠償的前提有什么
2021-02-01商業銀行的工作人員可以兼職嗎
2021-01-21第二順位繼承人是什么
2021-03-08繼承權的放棄有什么要求
2020-12-23辦理政府回購房繼承協議公證需要哪些材料
2021-01-26員工不同意調崗公司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7意外保險條例的保障范圍
2021-03-24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合同賠償案
2021-01-28如何認定保險責任免除條款是不是合理
2021-02-11保險合同是附條件合同嗎
2020-11-14保險合同的履行
2021-02-142020年人身保險金能否作為遺產繼承
2020-12-02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證和標志管理的通知
2020-11-26財產險理賠怎么辦理
20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