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會計上設“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科目核算企業應付給職工的工資總額。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關于職工工資總額組成的規定》中說明,工資總額由計時工資、計件工資、獎金、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和特殊情況下支付的工資六部分組成。
物業管理企業按勞動工資制度的規定,根據職工的工資等級、工資標準、考勤記錄,編制“工資結算匯總表”,計算實際應發放的工資。具體的說,根據考勤記錄登記的每一職工出勤或缺勤日數,按照規定的工資標準計算的工資。工資標準是指單位工作時間各等級職工的標準工資額。按其計算的時間不同,有月薪制、日薪制和小時工資制等。企業勞動關系的職工的計時工資,一般按月薪計算;企業勞務關系的職工的計時工資,一般按日薪計算或按小時工資計算。實行月薪制的企業,計算應付職工工資,其工資標準就是月基礎工資。實際工作中,為了便于計算計時工資,一般在月基礎工資的基礎上計算日工資率,其計算公式為:
日工資率=月基礎工資/30天
計時工資一般采用“扣缺勤法”計算,即在月基礎工資的基礎上扣除缺勤應扣工資,計算出月應付工資。計算公式如下:
月應付工資=(月基礎工資-礦工、事假應扣工資–病假應扣工資)+計入工資總額的獎金+工資性津貼和補貼+加班加點工資+其他工資
其中:
礦工、事假應扣工資=礦工、事假天數×日工資×礦工、事假應扣工資百分比
病假應扣工資=病假天數×日工資×病假應扣工資百分比
需要注意的是:在實際工作中,計算計時工資時,礦工、事假應扣工資和病假應扣工資并沒有統一的標準,只要不違反《勞動法》的有關規定,工資的計算屬于企業的商業秘密,一般不對外公布。物業管理企業工資結算的會計處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①發放工資的會計處理
發放工資時,財務部門應根據“工資結算匯總表”所列的實發現金金額開出“工資支付專用憑證”向開戶銀行提取現金。借記“庫存現金”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用現金支付工資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科目,貸記“庫存現金”科目。
如果由銀行代發工資的企業,按實發工資總額開出“銀行轉賬支票”連同“工資分配明細表”一并送交銀行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科目,貸記“銀行存款”科目。
②代扣款項的會計處理
代扣款項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是企業內部轉賬的,如代扣職工宿舍的房租、水電費、職工出差的借支等;二是受其他單位委托代扣的,如受社會保險中心委托代扣的由職工個人負擔的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部分;受房改中心委托代扣職工個人負擔的住房公積金部分以及受稅務局委托代扣職工個人所得稅等。但必須注意的是由于地區價格的差異企業代扣的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以企業所在地區的扣除基數與扣除比例為準。
對于企業內部轉賬的各種代扣款項,代扣時,除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科目外,應根據具體情況,貸記“主營業務成本”(代扣房租、水電費等)、“管理費用”(代扣交通費等)、“其他應收款”(代扣職工出差的借支等)“應付職工薪酬——職工福利”(代扣職工家屬醫藥費等)等科目。
對于受其他單位委托的代扣款項,在扣回時,借記“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代扣養老保險金、醫療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生育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等)、“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代扣個人所得稅)等科目。用現金或銀行存款支付給代扣單位時,借記“其他應付款”、“應交稅費——應交個人所得稅”科目,貸記“銀行存款”或“庫存現金”科目
此外,職工在規定期限內未領取的工資,由發放工資的單位交回財務部門時,借記“庫存現金”科目,貸記“其他應付款”科目。財務部門還應另行編制“待領工資明細表”,予以反映。
③工資分配的會計處理
月份終了,應將本月應付工資進行分配。按照工資的用途和成本、費用管理的要求,直接從事物業管理服務人員的工資應記入“主營業務成本”科目的借方;物業管理企業管理人員和長期病假人員工資應記入“管理費用”科目的借方;經營性項目人員工資應記入“其他業務成本”科目的借方等。分配的工資總額應記入“應付職工薪酬——工資”科目的貸方。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知識,相信大家通過以上知識都已經有了大致的了解,如果您還遇到什么較為復雜的法律問題,歡迎登陸律霸網進行律師在線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簡介:
張俊楠,遼寧天同律師事務所專職律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專業畢業,以409分成績通過國家司法考試(本溪市第一名)持有律師執業證,中級經濟師,基金從業資格證書。工作認真負責,法學理論功底扎實,思維嚴謹周密,工作期間,代理大量重大疑難民商事訴訟案件,為中國信達遼寧分公司、沈陽華晨專用車有限公司、遼陽志誠房地產有限公司、天津中石化中海船舶燃料有限公司、龍電集團有限公司、北京交融國際化工有限公司、云南文山高田三七種植有限公司提供訴訟爭議解決服務。還曾作為主要牽頭人承辦某國有企業債務風險化解項目(項目進行中),該項目涉及前期盡調,后期訴訟的全流程風險化解作業,涉及爭議近100億元,已經為客戶挽回了數億元的經濟損失。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辦理監察事項的監察人員是否適用回避
2021-01-18手術出現意外怎么判定
2021-01-07反擔保抵押物能否辦理注銷手續
2021-01-24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法人在公司賬戶銀行開戶就可以直接取錢嗎
2021-02-16房地產開發流程是什么
2021-02-12什么是業主委員會,業主委員會成立條件有哪些
2020-12-06勞動合同在哪些情形下無效
2021-01-30勞動合同能隨意變更嗎?
2020-11-17上海主動離職補償金標準
2021-01-27別人逗狗將我傷害,該怎么索賠
2020-12-10農村自住建房傷亡賠償案件分析及對策有哪些
2020-12-11海上貨物運輸保險單的種類
2021-01-15怎樣才能用仲裁方式解決保險合同糾紛問題
2021-01-09運輸工具保險的主要險種有哪些
2021-02-19保險公司懷疑騙保不理賠怎么辦
2020-12-10法院將主動審查投保人是否具有保險利益嗎
2021-03-12核保
2021-02-02土地承包合同能隨意解除嗎
2021-01-02城市居民不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