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他人名譽是侵權嗎
是的。一般輕微的毀壞他人名譽,是一種民事侵權,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但是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誹謗罪的,是需要坐牢的。
譽權的侵害是捏造、散布虛假的事實,使社會公眾對被侵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就構成對被侵害人名譽權的侵害。根據規定需要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誹謗罪的量刑標準,犯誹謗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誹謗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自訴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等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
誹謗與名譽侵權的區別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損害他人名譽是屬于侵權的行為,一旦有損害他人名譽可能會被受害者以名譽侵權為由而告上法庭,到時候需要為自己行為承擔法律代價。關于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自己也不是特別了解,這時候可以找律霸網律師給自己制定好的解決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對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結論不服如何處理
2020-12-11多人出資成立的公司性質是什么
2020-12-15如何應對貸款擔保的相關法律問題
2020-11-25連帶責任是否關系到子女
2021-02-07受欺詐訂立的買賣合同有效嗎
2020-11-17電梯事故找誰賠付
2021-02-14離婚后另立戶口拆遷有補償嗎
2021-01-05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合同中止履行是否變更合同
2021-02-11農民工工傷可享受哪些待遇?
2020-12-15試用期的特殊規定有哪些
2021-03-06公司提高崗位任務量導致員工考核不過,后又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0-12-29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變更受益人法律有怎樣的規定
2021-01-18被保險人自殺保險公司會不會賠償
2020-12-30“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變更受益人未書面通知保險人不影響其效力嗎
2021-01-21海上貨運保險合同爭議仲裁案代理詞
2020-12-19出口產品責任保險的國際法律訴訟環境
2021-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