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害他人名譽是侵權嗎
是的。一般輕微的毀壞他人名譽,是一種民事侵權,侵犯了他人的名譽權,但是情節嚴重的,可能構成誹謗罪的,是需要坐牢的。
譽權的侵害是捏造、散布虛假的事實,使社會公眾對被侵害人的社會評價降低,就構成對被侵害人名譽權的侵害。根據規定需要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可以書面或口頭的方式進行,內容須事先經人民法院審查;恢復名譽、消除影響的范圍,一般應與侵權所造成不良影響的范圍相當。
誹謗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虛構的事實,足以貶損他人人格,破壞他人名譽,情節嚴重的行為。誹謗罪的量刑標準,犯誹謗罪,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犯誹謗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告訴的才處理”,是指犯誹謗罪,被害人自訴告發的,法院才受理,否則不受理?!皣乐匚:ι鐣刃蚝蛧依娴某狻保?,因誹謗引起被害人死亡的;引起當地群眾公憤的;誹謗外國人影響國際關系等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
誹謗與名譽侵權的區別
1、誹謗罪散布的必須是捏造的虛假的事實。如果散布的是客觀存在的事實,雖然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但不構成誹謗罪。而名譽侵權行為,即使所述的內容是真實的,但只要是法律禁止公開宣揚的,公開了將有損于他人人格、名譽,也可以構成名譽侵權。甚至敘述的事實愈真實,愈會加重侵權的程度。
2、法人、團體、組織不能成為誹謗罪的犯罪對象。而在名譽侵權行為中,法人、團體、組織可以成為受害者。如:散布虛假消息,誣說某工廠的產品質量如何低劣等,目的是以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搞垮對方。這種行為即使造成了嚴重后果,只能構成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而不構成誹謗罪。
3、主觀過錯要求不同。誹謗犯罪行為的主觀方面必須是直接故意;而名譽侵權的主觀過錯包括過失行為。此外,即使善意的檢舉、揭發、批評中有不實成分的,也不應以誹謗罪論處。
損害他人名譽是屬于侵權的行為,一旦有損害他人名譽可能會被受害者以名譽侵權為由而告上法庭,到時候需要為自己行為承擔法律代價。關于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自己也不是特別了解,這時候可以找律霸網律師給自己制定好的解決方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征地補償安置的裁決
2020-11-20環境侵權人要承擔哪些損失和費用
2020-11-19商帳追收的特點是什么
2021-01-04不可撤銷保證責任如何承擔
2020-11-25保證人死亡后保證合同的效力是否終止
2021-01-14當事人能否要求返還定金
2021-02-05破產債權是怎么分類的
2021-01-14侵權行為是什么
2020-12-10法院什么情況下駁回原告的起訴
2021-01-05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勞務用工法律須知
2020-12-31勞務合同中途中止需要補償嗎
2020-11-23節假日加班是否可以調休不支付三倍工資
2021-02-28壽險合同成立后可以做變更嗎
2020-11-21意外傷害保險報銷比例是什么
2021-03-23車身被人惡意劃傷保險公司要不要理賠
2021-03-08海上保險合同保險標的規定
2021-03-16保險索賠的四個要點
2021-02-26火災原因不明保險公司是否應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10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若干問題探討
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