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空墜物可否報警
如果對自己的利益有了實質性的侵害就應該報警,《侵權責任法》還規定,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高空墜物致人損害案件的責任承擔是怎樣的
1、責任主體
《侵權責任法》規定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相較于建筑物的全體使用人,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擔責排除了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主體,對擔責者進行了限定,體現了公平原則。而且,通過第87條的規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既不會造成有損害結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因義務人過多導致個人補償數額過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盡善良注意義務,預防該類事件的發生,而且也不會將補償義務人的范圍無限擴大化,所以這一立法規定還是比較合理的。
《侵權責任法》第八十五條規定,建筑物、構筑物或者其他設施及其擱置物、懸掛物發生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賠償后,有其他責任人的,有權向其他責任人追償。
2、責任類型
在確定了承擔補償責任的責任主體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間承擔何種責任成為必須解決的問題。他們之間應承擔按份責任。原因如下:
(1)連帶責任過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責任,達不到息訴的目的且不利于社會安定。
(2)有違公平原則。公平是相對的,雖然要多數“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為某個人的行為承擔責任有失公平,但為了平衡各方利益,就要通過制度設計來確保損害的最小化。因此,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連帶責任,則會讓真正的加害人逍遙法外,使得正義無法實現。
(3)連帶責任將導致內部之間求償權的無法實現。在一人承擔連帶責任全部賠償后,其他人可能會互相推諉,導致新案件的產生,客觀上增加了法院的負擔。
對于當事人之間承擔按份責任較妥。按份責任可以減輕壓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補償。同時,通過一定的法律規定主動提供證據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以縮小加害人范圍,經濟上的驅動更能刺激他們作證的義務,進而維護當事人的合法利益。
高空墜物責任險范圍
高空墜物傷人的歸責原則是什么
高空墜物傷了人由誰來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公司注銷后,股東對原公司債務承擔什么責任
2021-02-03對工傷鑒定結果有懷疑怎么辦
2021-01-31知識產權的高度相似如何界定
2021-01-17監護人被指定后能否變更
2021-03-21道路交通事故受傷人員傷殘評定標準
2021-03-11什么是轉繼承
2020-12-06商業銀行解散是否需要申請
2020-12-16志愿者屬于雇傭關系嗎
2021-02-14房子被火燒了,還有一層可以往上建嗎
2020-12-23單位集資房屬于什么類型的房子
2021-02-08企業什么情況下可以簽訂勞務合同
2020-11-29承攬關系與雇傭關系如何區分
2021-02-19工資4000,欠債不還強制執行多少
2021-01-11個人所得稅沒有繳納稅務局會如何處罰
2021-01-20空難后保險應該怎樣理賠
2020-11-29“消費養老”真能夠對老年人進行養老嗎
2021-03-07事故后保險公司已理賠結案保險公司應否對后續損失擔責
2021-02-17皮革制品是否屬于保險范圍
2020-12-28交通事故保險公司理賠時間有限制嗎
2021-02-19保險代理人的種類包括了哪些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