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在高層小區的業主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物品的擺放,不可亂扔東西,一旦發生高空墜物,可能對樓下行人或者車輛產生損傷。那么,高空墜物責任追究的原則是什么?如果能發現具體的侵權人,受害人可以要求其賠償,但是找不到的話,可以對整棟建筑物的業主追責,下面我們就通過本文詳細了解下吧。
一、高空墜物責任追究的原則是什么?
《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該規定對擔責者進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擔補償責任,既不會造成有損害結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濟的情況,也不會導致因義務人過多導致個人補償數額過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盡善良注意義務,預防該類事件的發生,而且也不會將補償義務人的范圍無限擴大化,所以這一立法規定較為合理,體現了公平原則。
二、法院審理高空墜物案件如何確定免責?
根據《侵權責任法》規定,在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時,除能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因此,法院在審理案件時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確定是否免除當事人的責任。
1、“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確定了具體的侵權責任人。相較于被害人來說,可能加害人與實際加害人同住一棟建筑物內,對于建筑物的情況較為了解,具有地理優勢和人脈優勢,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找出實際加害人來免除自己的責任。
2、“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舉證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可能加害人可以提出證據證明自己于侵權行為發生時根本不可能在建筑物內或傷人物品不可能歸屬自己從而在時間上或客觀方面免責。
3、不可抗力。《侵權責任法》第29條規定: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責任。因此,在發生地震、臺風等自然災害時,由于不可抗拒的力量造成物品墜落,即便查明了墜落物的所有人也不用擔責。
綜上所述,我國侵權責任法中對建筑物高空墜物的責任認定做出了明文規定,高空墜物責任追究分為兩個方面,能夠明確責任人的,直接找其賠償,如果不能鎖定,受害人可以將相關建筑物的所有業主追責,這體現的民法的公平原則。業主不能給自己做證明的,根據份額承擔民事賠償。
發生高空墜物,物業公司要賠償嗎?
小區高空墜物責任如何認定
誰承擔高空墜物舉證責任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指導人民調解工作的機構怎么規定
2021-02-13擔保合同主合同需要審理嗎
2021-02-23一般情況下公司辭退孕婦員工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20老人贍養費多個子女怎么分配
2021-02-13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老年人有要求贍養人交付贍養費的權利嗎?
2020-11-18非法持有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物品罪如何定罪量刑
2020-12-02什么情況下能約定服務期
2021-01-03反擔保合同的保證期間多久起算
2021-03-05行政辦事處有處理土地糾紛嗎
2021-03-23人壽保險的保單現金價值可以作為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嗎
2021-01-04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工資中繳納失業保險的份額是多少
2021-01-02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保險受益權的喪失與保險人的免責
2021-01-04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二手土地轉讓稅費怎么算
2020-11-12土地承包權可以繼承嗎,可以贈予嗎
2021-02-22農民朋友在土地轉讓中要注意的問題
2021-02-05商業拆遷的補償就要高一些嗎
2021-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