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醫療損害賠償糾紛案件的鑒定中,病歷是關鍵證據。患者對病歷資料及其他進行醫療鑒定所需材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提出異議的,應當在委托鑒定之前,組織雙方當事人對病歷材料進行質證。患者應當明確提出異議內容,并提供相應證據,醫療機構對患者一方提出的異議,負有答辯和解釋的義務。人民法院根據當事人舉證、質證的具體情況進行審查,確有必要的,應當告知當事人申請文件檢驗。經文件檢驗確認后,方可委托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二)醫療機構主張病歷的涂改、添補部分并不影響病歷實質內容的,應當對涂改、添補部分不影響病歷實質內容承擔舉證責任。
(三)當確定病歷存在瑕疵時,應當在委托鑒定時向鑒定部門和醫學會說明病歷的瑕疵之處,由醫學會組織鑒定專家認定瑕疵病歷是否對鑒定有實質性影響:1。如果沒有實質性影響,則仍可繼續進行鑒定,但瑕疵病歷部分不能作為鑒定依據;2.如果有實質性影響,造成鑒定無法進行的,則應終止鑒定,此時如果是因為醫療機構過錯造成瑕疵病歷的,由醫療機構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
(四)當確定病歷材料存在瑕疵,醫學會鑒定專家認定瑕疵病歷對鑒定沒有實質性影響,在瑕疵病歷部分不作為鑒定依據的基礎上仍可繼續進行鑒定,但患者以病歷有瑕疵為由拒不配合鑒定,導致鑒定無法進行的情形:
1、如果醫療機構明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無需通過鑒定即可確定醫療機構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認定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具有過錯,判決其承擔侵權責任;
2、如果醫療機構沒有明顯違反法律、行政法規、規章以及其他有關診療規范的規定,不經過鑒定不能確定醫療機構是否承擔侵權責任的,此時沒有鑒定結論,根據已有的證據,法院不能直接認定醫療機構的醫療行為具有過錯,應當要求患者參加鑒定,并向其釋明拒絕鑒定所可能承擔的法律后果。如果患者本身成為唯一檢材,該患者不配合對其本身進行鑒定,導致鑒定無法實施,而法院根據其他證據,無法對案件事實,即醫療行為是否存在過錯以及過錯醫療行為與患者的損害后果之間是否存在因果關系等事實做出判斷時,可以根據證明妨礙理論,類推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5條“有證據證明一方當事人持有證據無正當理由拒不提供,如果對方當事人主張該證據的內容不利于證據持有人,可以推定該主張成立”的規定,判決由拒絕配合鑒定的一方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
若您對醫療損害賠償案件有相關的法律疑問,或發生了類似事件想要找律師幫忙,可以上律霸網在線咨詢本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單位招人收押金違反法律規定
2020-11-16單位集體逃稅稅務局如何處罰
2021-01-08如何去法院辦理提存
2020-11-23火車脫軌壓毀房屋,列車長承擔責任嗎
2020-11-29租房中介費怎么收,每個地方的規定是什么
2020-12-22集資房與經濟適用房的區別
2020-11-28離婚房產如何評估
2021-01-07購房新政策二套房契稅相關規定
2021-02-21勞務合同依據的法律是什么
2021-01-01因特別約定條款引起的保險糾紛
2020-12-23三責險賠誤工費嗎
2021-01-23社會保險領域嚴重失信人名單管理暫行辦法
2021-01-26拼車可能涉及到哪些保險
2021-03-20車禍保險公司多久賠償
2021-02-02機動車保險事故發生后應該向誰索賠,索賠的流程
2020-11-24論保險表見代理
2020-12-22土地轉包期內乙方死亡繼承人可以繼承嗎
2021-03-15企業拆遷要求土地置換時應考慮什么因素?
2020-11-19新農村建設搬遷是否是自愿為原則的
2021-03-22拆遷補償權是否有時效的限制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