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售合同中的免責條款
(一)統一解釋原則。對免責條款的解釋應客觀合理,在銷售商使用了特殊的術語制定人定式合同,適用于所有購房人時,應以購房人的平均的、合理的理解作為解釋的依據,而不允許以銷售商單方面、不公平的理解為依據。對相同的情況不允許有不同的解釋出現。法院在審理一個開發項目中多個購房人與銷售商的預售糾紛時,應注意運用同一標準對免責條款進行解釋。
(二)符合合同目的的解釋原則。“依符合合同目的的解釋,要求在某一合同用語表達的意思與合同目的相反時,應當通過解釋更正合同用語;當合同內容暖昧不明或互相矛盾時,應當在確認每一合同用語或條款都有效的前提下,盡可能通過解釋的方式予以統一和協調,使之符合合同的目的;當合同文句有不同意思時,應按照符合合同目的的含義解釋,摒棄有背于合同目的的含義。”對預售商品房合同中免責條款的解釋,應符合合同的目的。如果將免除遲延交房責任條款理解為銷售商可以無限期地推遲交房日期,就違背了當事人訂立合同的本意。法院不應支持銷售商這樣的解釋。
(三)不利于制定者原則。對免責條款有疑義時,應對制定者作不利之解釋,以避免制定免責條款者利用免責條款損害對方利益。羅馬法即有“有疑義應為表意者不利益之解釋”原則,各國立法也多加以繼承。
(四)限制解釋原則。指對合同未規定或規定不完備的事項,不得推定適用免責條款。一旦擴張適用就會侵犯購房者的利益。例如:在一商品房預售合同中,對銷售商的免責事項一一進行了列舉,在最后一項規定了"其他事件",這是個概括性的規定,不能擴大解釋為任何事件,而應解釋為與先前所列舉的事項同一種類的事件。
(五)非定式條款優先的原則。在銷售商與購房者訂立于定式預售合同,而后又別協商訂立了補充協議的情況下,如其中的免責條款發生沖突,應以補充協議為據。這是因為特別規定優于一般規定。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打架輕傷需要什么證據
2020-11-22輕傷一級大概賠償多少
2020-11-09被騙1000元可以立案嗎
2020-11-30徇私舞弊罪的立案標準都有哪些呢
2020-12-29公證書一般幾天能拿到
2021-01-20人身損害賠償墊付后如何追償
2020-12-27設計服務合同范本
2021-01-09房產抵押能否對抗財產保全后的執行
2021-02-12擔保提存的給付條件
2021-02-02繼承贈與是否征收土地增值稅
2020-12-03雇工經營是雇傭關系嗎
2020-12-11勞動者被裁能得到什么賠償
2020-12-17定期壽險具體有什么特點
2020-12-03飛機因天氣原因延誤有賠償嗎
2021-02-10變更保險合同程序怎么走
2020-12-30“第三者”定義范圍不同 撞了家人保險公司賠嗎
2020-12-09保險公司拒賠的情況有哪些
2021-01-27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拆遷安置房過戶費用是多少
2021-03-12空宅基地,拆遷怎么補償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