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捏造事實誹謗是否算侵害名譽權
如果證據充足可以向法院起訴被侵害名譽權。
網友咨詢:
我鄰居譚某結婚時,家中失竊,被小偷盜竊15000元,雖然報了案,但警方一直無法偵破。由于當天我也在現場,平時經常去他家玩,對他家里比較熟悉,故譚某認為是我偷了他家的錢,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四處與當地村民傳播說是我偷了他家的錢,致使當地村民對我議論紛紛,給我的精神造成了極大的傷害,請問我可以起訴譚某,要求其賠償損失嗎?
律師回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的規定:起訴必須符合下列條件:(一)原告是與本案有直接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二)有明確的被告;(三)有具體的訴訟請求和事實、理由;(四)屬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訴訟的范圍和受訴人民法院管轄。同時,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第九十條規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毀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第一百二十條規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一百四十條規定:以書面、口頭等形式宣揚他人的隱私,或者捏造事實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他人名譽,造成一定影響的,應當認定為侵害公民名譽權的行為。
由此可見,你的鄰居在沒有證據證實的情況下,傳播、發布對你不利的犯罪事實,給你的名譽造成了一定侵害,符合起訴的條件,可以起訴維護權益。但你需提供相關的證據證實侵權行為及侵權結果,如無法提供充分的證據證實,則要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景區氫氣球失控母子墜亡由誰承擔責任
2020-11-24夫妻一方是精神病人的婚姻有效嗎
2020-12-13房屋的遺產繼承可以選擇放棄嗎
2021-02-04補充協議書怎么寫
2021-02-24主合同與擔保合同之間的效力是什么關系
2021-01-14單位讓員工帶病加班是否違反合同法
2021-02-27簽訂勞動合同要注意的九個事項
2020-12-23工傷事故賠償有什么標準
2020-12-08人壽保險的理賠流程是怎樣的
2020-12-14購買新型人身保險產品大有學問
2021-01-20人身保險不是一買就保 一起保險理賠案的教訓
2021-01-01主險和附加險保險合同是否成立
2020-11-30投保人怎么要求退還保險費
2021-01-05保險理賠糾紛訴訟時效應該從何入手
2020-11-28保險合同免責條款的效力是怎樣確定的
2021-01-16怎么樣挑選給孩子的保險
2020-12-24免責條款未作明示 保險公司理應賠償
2021-01-09區域保險貿易對WTO保險貿易體系的威脅與挑戰
2021-03-13人身保險中故意免責的舉證責任
2021-03-12工廠承包合同怎么寫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