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租人的任意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1)將承租的房屋擅自轉租的;
(2)將承租的房屋擅自轉讓、轉借他人或擅自調換使用的;
(3)將承租的房屋擅自拆改結構或改變用途的;
(4)拖欠租金累計六個月以上的;
(5)公用住宅用房無正當理由閑置六個月以上的;
(6)租用承租房屋進行違法活動的;
(7)故意損壞承租房屋的;
(8)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其他可以收回的。
二、如何解除房屋租賃合同
1、房屋租賃合同約定解除自雙方當事人達自協(xié)議生效解除協(xié)議或在原合同中約定的解除合同條件發(fā)生后時當事人一方向另一方送達的通知到達對方時即解除。
2、對于法定解除,當事人可通過向人民法院起訴、或向仲裁機構申請仲裁、或通知對方的形式來得到實現。
我國《合同法》第九十六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依照本法第九十三條第二款,第九十四條的規(guī)定主張解除合同的,應當通知對方。合同自通知到達對方時解除。對方有異議的,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確認解除合同的效力”據此,只要一方有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的情形之一,另一方就可以解除合同。主張解除合同的一方只要通知到違約方,合同即行解除。
3、因承租人無正當理由違約而導致租賃合同的解除,則須經過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的確認。
但在實際上,不論是哪種形式的解除合同,都往往會引起合同當事人之間的爭議。在面臨爭議的情況下,當事人并不一定能達成一致,所以解除合同大多只能通過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來解決。
值的注意的是在一當事人行使通知權時,被通知一方當事人如有導議則應當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提出申請,才有可能否定合同解除的效力,除非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作出另一方當事人解除合同的通知不生效的裁決,否則該合同已經解除。如果另一方當事人沒有向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申請確認合同解除的效力而仍然行使原合同中的權利,就是其他獨立法律關系中的侵權行為。例外的是,如果涉及訴訟或仲裁認定合同不解除,為了防止因恢復原狀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應當規(guī)定在生效裁決作出前,合同不產生解除的效力。
雙方在簽訂租賃合同后,一般情況下都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條款,但一方存在違法的情況時,另一方是可以直接解除合同的,另外,在符合合同時,還需要對房屋租賃雙方當事人的個人信息,所租賃房屋的情況以及租賃雙方的權利義務、合同的解除權等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
出租人解除租房合同要符合什么條件
出租人什么情況下享有解除權
出租人是否可以提前解除租房合同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的行為才算是商標侵權呢
2020-11-09雇員有重大過錯侵權如何賠償
2020-12-24行政案件偵查期間可以聘請律師嗎
2020-12-14沒有在第一時間認定工傷怎么辦
2020-12-25哪些人可以向行政機關要求賠償
2021-01-18駕校學車撞車要賠錢嗎
2020-12-16姥姥姥爺算法定監(jiān)護人嗎
2020-12-19宣告死亡的申請人范圍
2020-11-22拆遷補償款能否強制執(zhí)行
2021-01-15商務部有關負責人談《單用途商業(yè)預付卡管理辦法(試行)》
2021-01-27公司已經注銷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0-11-11拆遷安置房可以買嗎
2021-01-10房本上寫的集體土地可以做抵押嗎
2020-11-10解除勞動合同證明
2020-12-02單位終止勞動合同應當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幾種情形
2021-01-30調崗降薪怎么應對
2021-03-07與單位形成事實勞動關系,勞動者是否可以隨時提出解除勞動關系?
2021-01-24保證續(xù)保條款是什么
2021-02-09參保人可選擇幾家定點醫(yī)療機構?
2020-11-21外資保險公司動用保證金情節(jié)嚴重如何處罰
2020-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