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租人解除合同的法律依據是什么?
根據《合同法》規定,主要在下列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單方行使解除權,解除租賃合同:
1、《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一條規定:因不可歸責于承租人的事由,致使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的,承租人可以要求減少租金或者不支付租金;因租賃物部分或者全部毀損、滅失,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就是說在租賃房屋具有瑕疵(包括物的瑕疵和權利瑕疵),致使承租人無法使用,或者利益受到重要影響,或者在相當期間內不能進行使用收益的,或者租賃房屋毀損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承租人可以解除合同。
2、《合同法》第二百三十三條規定:租賃物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即使承租人訂立合同時明知該租賃物質量不合格,承租人仍然可以隨時解除合同。
此條規定僅限于物的瑕疵,而且限于物的瑕疵達到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程度。如果租賃房屋的瑕疵不會導致危及承租人的安全或者健康的,而該瑕疵在訂立合同時即為承租人所知悉的,承租人將不得主張解除合同。
3、《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規定: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承租人違反約定方式,或者不依租賃房屋的性質而對租賃房屋進行使用收益的。
4、《合同法》第二百二十七條規定:承租人無正當理由未支付或者遲延支付租金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承租人逾期不支付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遲延支付租金,經出租人催告,仍不于催告期限內支付租金的。
5、《合同法》第二百二十四條第二款規定: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轉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承租人未經出租人同意,將租賃房屋轉租于第三人的。
以上就是出租人解除合同的相關法律規定,具體情況下應當按照上述法律規定來進行處理,如果對相關情況不能認定的,可以向司法機關咨詢辦理,但如果不符合上述條件的,那么出租人解除租賃合同則構成了違約情況,需要追究違約責任。
出租人解除租房合同要符合什么條件
出租人是否可以提前解除租房合同
出租人什么情況下享有解除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
2020-11-19偷拍照片視頻會涉及哪些法律責任
2021-03-16行政復議不予受理決定告知后可否再次申請
2021-03-06擔保公司設立規定
2021-01-11公司被起訴能夠破產嗎
2020-12-10贍養人負有哪些贍養義務
2021-01-03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公款賬戶可以轉到個人賬戶嗎
2021-03-12投資者購買分紅保險應避免的“三個誤區”是什么
2020-12-19人身保險合同轉讓的分類
2021-03-05汽車車身險的保險責任是怎么規定的
2020-11-10財產保險理賠時受三個限額限制
2021-02-16可以提前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嗎
2021-03-23財產保險公司允許解散嗎
2021-01-14保險合同違約的類型
2021-01-15出現車禍怎么向保險公司索賠
2021-01-16保險法釋義 第一百七十四條
2021-02-19土地經營權是怎樣抵押的
2021-03-12家庭土地承包有哪些程序
2020-12-192020年城市公租房的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
202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