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是未經他人同意,以秘密方式對他人進行拍攝的行為,這是對他人權利的侵害,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偷拍侵犯了公民哪些權利?
1、隱私權
隱私權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舉例來說,比如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住址、電話、公民的身體特征、形象,這些未經許可其他人都不能刺探、公開或者傳播。還有公民的個人活動,特別是在住宅內的活動,不能受監視,不能被窺視,別人不能攝像、錄像,當然法律上監視居住的除外。
偷拍并且將超出公共領域的私人信息在未經當事人允許的情況下在網絡上傳播,確實構成了侵犯他人隱私權。
2、肖像權
對于不涉及隱私的純肖像偷拍,根據《民法通則》的相關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也就是說,偷拍行為是否侵犯公民肖像權,還需要根據是否經本人同意,是否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偷拍的肖像等來考量。
3、名譽權
網絡名譽侵權是指行為人在互聯網上故意采用諷刺、謾罵或者捏造事實等手段,通過留言、發布信息或者評論等方法,降低他人的道德品質,降低法人的產品聲譽,造成嚴重后果并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行為。
在微博等公共平臺上通過“罵戰”“口水戰”等互相謾罵、諷刺,詆毀他人的名譽,都有可能侵犯他人的名譽權。
偷拍者應該承擔什么責任?
1、行政責任
根據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二條的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行為屬于侵犯人身權利的行為,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五百元以下罰款。
2、民事責任
《侵權責任法》第二條、第十五條規定,侵害隱私權等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承擔責任的方式主要有停止侵害、排除妨礙、賠償損失、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等。
3、刑事責任
《刑法》規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
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污染物生產者是否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020-12-03申請注冊三維標志商標有哪些限制條件
2021-03-05婚姻效力糾紛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婚姻效力如何
2020-12-14我國法律規定的禁止的婚姻行為有哪些
2020-12-18破產債券移送管轄的條件是什么
2020-12-26房屋遺產繼承立案執行多長時間
2020-12-09執行董事和監事權力哪個大
2020-12-06做路橋工程摔傷如何索賠
2020-12-08房產典當
2021-03-14試用期離職拒不簽字怎么辦
2021-01-12人壽保險保單能夠轉讓嗎
2021-01-03旅游意外險保單索賠流程是什么
2021-02-20什么是產品責任險?
2021-03-09飛機延誤賠償險標準
2021-03-21保險合同生效的含義具體是怎樣的
2020-12-28三類新型人身保險產品須提示風險 監管加強
2021-01-18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航空公司騙旅客下機改簽延誤應如何理賠
2021-01-24土地承包及其程序是什么
2020-11-09非經營性土地出讓交出讓金嗎
2021-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