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者可以退房的具體情形有哪些
1、購房合同無效。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無效的直接結果是因合同取得的財產應予返還,具體到購房合同上就是購房者退還房屋,而開發商退還房款。從實踐來看,造成購房合同無效的常見情形有:
1)開發商無權處分該房產。主要有開發商未取得預售許可,房屋為共有財產而未經其他共有權人書面同意的,該房屋權屬有爭議,司法機關、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屋權利等情形。
2)開發商存在欺詐情形。雖然時有購房者以此項理由請求退房,但實際中法院支持的并不多,主要是購房者對開發商存在欺詐故意與欺詐事實舉證困難所致。要防止此種情形的出現,購房者應盡量要求開發商將其每一項承諾落實為文字并予以簽字認可。
2、套型誤差導致退房。根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第十九條的規定,按套(單元)計價的預售房屋,套型與設計圖紙不一致時,或者相關尺寸超出約定的誤差范圍,合同中對此未約定處理方式的,購房人可以退房。
3、面積誤差導致退房。即合同約定面積與產權登記面積發生誤差達到一定比例。若合同中未約定具體的比例,按照有關規定,誤差比值超出3%時,購房人有權退房。
4、變更規劃、設計導致退房。已預售的商品房,開發商應在變更規劃、設計導致商品房的結構形式、戶型、空間尺寸、朝向變化,以及出現合同約定的其他影響商品房質量或者使用功能情形之日起一定時間內書面通知購房者,購房者在接到通知后可選擇是否退房。若開發商未在規定時限內通知的,購房者有權要求退房。
5、質量不合格導致退房。商品房交付使用后,買受人認為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可以依照有關規定委托工程質量檢測機構重新核驗,經核驗,確屬主體結構質量不合格的,購房者有權退房。
以上都是購房者可以退房的具體情形,但在目前房價上揚的情況下,如果退房僅是退還原先的購房款,反而往往會使購房者遭受損失。因此,購房者在與開發商簽訂購房合同時,也要注意約定,當因開發商過錯導致退房時,開發商除返還房款外還應承擔何種違約責任的條款,如此才能真正達到制約開發商的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遺囑怎么寫法律才具有法律效力
2020-12-24如何評定交通事故傷殘
2020-11-11交通事故誤工費需要哪些證明
2020-12-12擔保公司貸款需要抵押物品嗎,費用有哪些
2021-01-17學生在學校被同學弄傷學校有責任嗎
2020-11-15公司無故調崗降薪怎么辦
2021-01-30裁員的補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2-14協議離婚財產分割是否有效
2020-11-18又一座僅供瞻仰的神龕——對《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解讀
2020-11-20保險條款是如何分類的
2021-03-04車輛損失保險賠償的案例分析
2021-03-09朱某借車給同事吳某,借車發生事故能要求保險公司理賠嗎
2021-03-05交通事故造成車輛損壞的,保險公司是否可以不予理賠
2021-01-09保險法對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的規定有哪些
2020-12-27保險公估人的作用
2021-02-01土地承包經營權主要內容有哪些以及如何登記
2021-02-11征地拆遷補償需要提供的資料有哪些
2020-12-16房屋拆遷補償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22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簽訂以后,拆遷當事人可以拒絕履行嗎
2021-02-14征地青苗補償所需的材料有哪些
2021-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