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如果病人的死亡不屬于醫療事故,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如果病人的死亡被確定為醫療事故,病人的家屬可能得到的賠償數額應當按本條例第五十條所列的項目和標準來計算,具體內容如下:
1、醫療費: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2、誤工費: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誤工減少的固定收入計算,對收入高于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3倍以上的,按照3倍計算;無固定收入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3、住院伙食補助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準計算。
4、陪護費:患者住院期間需要專人陪護的,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上一年度職工年平均工資計算。
5、殘疾者生活補助費:根據傷殘等級,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費計算,自定殘之月起最長賠償3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6、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7、喪葬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規定的喪葬費補助標準計算。
8、被撫養人生活費:以死者生產或者殘疾者喪失勞動能力前實際撫養且沒有勞動能力的人為限,按照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居所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計算。對不滿16周歲的,撫養到16周歲。對年滿16周歲但無勞動能力的,撫養20年;但是,6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15年;70周歲以上的,不超過5年。
9、交通費:按照患者實際必需的交通費用計算,憑據支付。
10、住宿費: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住宿補助標準計算,憑據支付。
11、精神損害撫慰金:按照醫療事故發生地居民平均生活費計算。造成患死亡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6年;造成患者殘疾的,賠償年限最長不超過3年。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有限合伙協議
2020-12-02合同形式的強制規范
2021-02-28單位支付經濟補償金的情形有哪些
2020-12-22涉外婚姻孩子如何上戶口
2021-01-13支票保證與保付的區別
2021-03-19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最高法院將出臺勞動案件司法解釋
2021-01-25離婚訴訟費用
2020-12-27精神暴力是否納入家暴的范疇
2021-01-23如何確定交通事故責任認定書效力
2021-01-20家庭冷暴力多久可以離婚
2021-02-23購買教育地產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2020-12-28發錄用通知的注意事項
2021-01-19勞務輸出的內容
2021-03-02涉外勞務與境內勞動派遣的區別
2020-12-05離職前幾年的勞動爭議都可以申請嗎
2021-01-07我國出口產品責任險的發展現狀
2021-02-28空運險種被保人的義務
2021-02-24購買車險時可能有什么陷阱
2020-11-12什么是網絡投保
2021-01-15被保險人喪命誰能依法獲賠
2021-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