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事故需達一定程度才賠償嗎
認為只有造成嚴重的醫療損害后果才能主張醫療事故損害賠償的說法源于原《醫療事故處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的規定,該《辦法》現已廢止。該《辦法》將醫療過失行為分為醫療事故和醫療差錯,造成嚴重后果的為醫療事故,而對未造成嚴重后果的一般醫療損害后果以醫療差錯對待。醫療差錯不屬于醫療事故,所以也就得不到醫療事故損害賠償。
現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已擴大了醫療事故的內涵,取消了醫療事故必須存在嚴重后果的標準。以往所說的醫療差錯已被納入現行醫療事故之中,受《條例》的調整。
醫療事故,是指醫療機構及其醫務人員在醫療活動中,違反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范、常規,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事故。”根據該條例對醫療事故的界定,我們可以看出,任何違反醫療法律法規、診療規范的行為,只要過失造成患者人身損害,就構成醫療事故。
將醫療事故分為四個等級,其中四級醫療事故為:“造成患者明顯人身損害的其他后果的。”所以原《辦法》中的醫療差錯當屬現行《條例》規定中的四級醫療事故。
與《條例》配套的《醫療事故分級標準》以227種造成患者人身損害的后果,劃定了醫療事故的各種細致等級。因此依據現行行政法規及相關規范性文件的規定,醫療事故的損害賠償不以患者受到嚴重損害后果為前提。
二、如何確定醫療事故賠償
醫療事故賠償,應當考慮下列因素,確定具體賠償數額:
(一)醫療事故等級;
(二)醫療過失行為在醫療事故損害后果中的責任程度;
(三)醫療事故損害后果與患者原有疾病狀況之間的關系。
不屬于醫療事故的,醫療機構不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我國最新的規定,如今并不是對患者造成了嚴重的損害的,才能要求進行醫療事故損害賠償。換言之,此時,制藥是造成了患者損害的,那么就可以要求醫療機構作出賠償。只不過是評上了傷殘等級的,那么有一個具體的賠償標準,這樣就可以實際參考規定作出賠償。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合同中最低價承諾有效嗎
2021-03-25滯納金是否屬于行政強制措施
2021-02-25持有假護照要負哪些法律責任
2020-12-24股權變更登記行政機關未盡義務如何維權
2020-12-06已婚名下無房無車怎么強制執行
2021-01-17人民法院司法鑒定工作暫行規定有什么
2021-03-16婚前隱瞞家族有精神病史能成為離婚理由嗎
2021-02-09公司合同書上寫著半年內離職扣工資合法嗎
2020-11-19哪些情形下不適用繼續履行
2021-03-17與原公司未解除勞動合同能與新公司簽合同嗎
2021-02-12勞動者在高溫天氣下有權拒絕露天作業嗎
2021-01-29學生 幼兒意外傷害保險合同條款
2020-11-09為何簽訂了保險合同還常會引發許多保險糾紛?
2020-12-16離婚后保單應怎樣分割
2021-02-20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時間
2021-03-08未簽訂書面的土地承包合同是否有效
2021-02-16土地承包經營權如何排除妨害
2020-12-21劃撥土地轉讓手續
2021-01-27土地出讓金的分類是怎樣的
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