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有哪些
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50條的規定,醫療事故賠償的項目包括11項,具體為:醫療費、誤工費、住院伙食補助費、陪護費、殘疾生活補助費、殘疾用具費、喪葬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交通費、住宿費、精神損害撫慰金等,并較為明確地規定了上述賠償項目的計算標準和計算辦法。
一、 醫療費
“按照醫療事故對患者造成的人身損害進行治療所發生的醫療費用計算,憑據支付,但不包括原發病醫療費用。結案后確實需要繼續治療的,按照基本醫療費用支付。”
1、醫療費包括掛號費、檢查費、治療費、(中西)藥費、住院費、醫療機構的護理費等。憑合法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收費單據計算。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144條的規定,治療一般應在發生醫療事故的所在地醫療機構進行治療,未經醫院批準或出具證明而強行轉院、擅自另找醫院治療的費用,一般不予賠償;擅自購買與損害無關的藥品或者治療其他疾病的,其費用不予賠償。患者經醫院治療已痊愈后,沒有必要再住院治療的,應當立即出院。如果無正當理由拒不出院的,繼續住院的費用由患者自理。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在《關于審理觸電人身損害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釋》中,規定醫療費還包括“其他器官功能訓練費”和“適當的美容費”,僅作參考。
2、“原發病醫療費用”是指非醫療事故所致的、患者治療本身原有疾病的醫療費用。可從兩個方面加以審查:
(1)以醫療事故發生的時間判斷。醫療事故發生前的醫療費用為原發病醫療費用;
(2)以處方藥品和治療項目判斷。凡用于治療患者本身原有疾病或損傷的藥費、檢查費、治療費等為原發病醫療費用。但上述原則也不完全盡然,如以時間判斷為例,醫療事故發生前的醫療費用為原發病醫療費用,這是毫無疑問的。但反之卻不必然,因為醫療事故發生后,往往兩種醫療費用會同時交混發生,即在治療因醫療事故給患者造成的損害的同時,也在治療患者的原發疾病,特別是當患者的原發病為重危疾病、而醫療事故只給患者造成較輕傷害(如四級醫療事故)時,單純以時間來劃分,將醫療事故發生后的所有醫療費用視為非原發病醫療費用,顯然有失公平。出現爭議時,可根據實際情況酌情界定,必要時可通過司法鑒定部門單純就醫療費用予以鑒定。
重大醫療事故的發生,在一定的意義上不僅是當事人的權益維護有著明確的法律規定,社會的不良影響也會有著實際的操作進行一定的約束,但是在具體的賠償項目上一般情況下就會依據有關的賠償條例進行,國家在此類問題的解決上有著明確的規定。
醫療事故分級標準是什么?
醫療事故行政處理
醫療事故鑒定機構有哪些?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房租合同終止的條件有哪些
2020-12-11能索要十幾年的贍養費嗎
2021-01-24被執行人死亡了可以立案嗎
2020-12-15被執行人把房產贈與兒子怎么辦
2021-01-04公司不按制度處罰可以解除合同嗎
2020-11-26勞動者未提前30天通知離職合法嗎
2020-12-21勞務公司將勞務分包是否有效
2021-01-13綜合意外險能夠報銷多少
2021-01-29上班路上被車撞傷屬于意外傷害保險理賠范圍嗎
2021-03-24團體意外傷害險的保險責任
2020-11-19如何向航空公司索賠損失
2020-12-31家庭財產保險中被保險人的義務有哪些
2020-11-24車禍受害人對保險公司賠償不服該如何處理
2020-12-19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不可抗辯條款的期限是多久
2021-02-05領失業金還在工作合法嗎
2021-01-21保險利益的含義是什么呢
2021-03-10被保險人的權力和義務
202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