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法行醫賠償責任誰進行認定
鑒定由法院委托法醫鑒定機構來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暫行辦法》第十三條第(五)項規定,非法行醫造成患者身體健康損害的,醫學會不予受理鑒定。在訴訟過程中,如需鑒定由法院委托法醫鑒定機構來進行。法醫鑒定與醫學會鑒定的區別在于前者不會注重疾病本身的參與度問題,而后者強調疾病本身的參與度。從鑒定角度來說,一旦認定為非法行醫,對造成損害的患者最終的賠償是很有利的。
二、非法行醫的情形
(一)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非法行醫主要應包括下列6個方面:
1、 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擅自執業的。
2、逾期不校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仍從事診療活動的,或者拒不校驗的。
3、出賣、轉讓、出借《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
4、診療活動超出登記范圍的。
5、使用非衛生技術人員從事醫療衛生技術工作的。
6、出具虛假證明文件的。
(二)根據《執業醫師法》,非法行醫應包括下列2個方面:
1、未經批準擅自開辦醫療機構行醫。
2、或者非醫師行醫的。
(三)根據《母嬰保健法》未取得國家頒發的有關合格證書的,有下列行為之一:
1、從事婚前醫學檢查、遺傳病診斷、產前診斷或者醫學技術鑒定的;
2、施行終止妊娠手術的;
3、出具《母嬰保健法》規定的有關醫學證明的。或者出具有關虛假醫學證明或者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的。
三、非營利性醫療機構法非法行醫問題
(一)出租醫療機構將醫療場所、發票收據、醫療文書、醫療設備等出租給其他組織或個人并以該醫療機構名義開展診療活動,醫療機構收取租金的。
(二)將科室等承包給其他組織或個人并以該醫療機構的名義開展診療活動,醫療機構收取定額費用的。
(三)掛靠并使用該醫療機構的處方、收據及醫療文書等開展診療活動,該醫療機構收取管理費的。
(四)以場所、設備、人員、收據、處方、醫療文書等有形資產和醫院名稱等無形資產為資本投資與其他組織或個人合資合作設立非獨立法人資格的營利性“門診”、“中心”、“項目”,并以該醫療機構名義開展診療活動,該醫療機構收取管理費的或者雙方按比例分利的。
(五)外包科室和出租科室,與其他組織、個人合資合作舉辦非獨立法人資格的營利性“科室”、“病區”、“中心”、“項目”等。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學生在校自殺學校需擔責嗎
2021-03-14什么是國家賠償?
2020-12-16老人能要以前的贍養費嗎
2020-11-15母親能追要多年的贍養費嗎
2020-12-14保密協議是否需要支付保密費
2020-12-09員工不同意調崗怎么辦
2020-12-04疫情期間不上班工資如何支付
2020-12-29保險索賠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事項
2020-12-05團體意外險條款內容有哪些
2020-11-23車險新規:車險費率改革后,這些情況也納入責任賠償范圍
2021-02-14無證駕駛肇事保險公司應當賠償
2021-02-21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特點有哪些
2021-02-28土地承包法實施細則內容是什么
2021-01-13集體林地林權流轉如何辦理,有哪些相關手續
2021-01-30關于土地流轉政策
2021-01-10回遷房質量有問題,能否拒收
2020-11-20農村拆遷是按戶口還是面積
2020-11-15寧波農房未過戶遇拆遷怎么辦
2021-03-21房屋拆遷補償標準的計算公式是什么
2020-11-11國有土地上承租土地(或房屋)企業拆遷如何補償
2020-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