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和解
和解分為兩種:一是與醫院談判解決;二是行政途徑解決。
(一)與醫院談判解決的實務技巧
1、首先帶患者身份證,到病歷檔案室復印、封存客觀病歷(《侵權責任法》61條),然后到醫務處反應所遇情況并要求院方馬上解決,時間越短我方在談判中越有優勢。在選擇院方接待人員時,最好直接找到醫務處主任或院長解決。談判開始時,可以直接依據患者知情權,查看相關醫務人員的執業證。如果醫院不積極解決,患者應立刻去區衛生局或上級衛生局要求行政部門介入解決。
2、談判開始時,律師需提出常規診療中出現的損害后果和醫務人員存在的過錯(有病歷資料和收費票據做為證據支撐)。如果患者在場,可以讓患者充分說明自己受到的傷害,造成的嚴重后果,把積攢的情緒宣泄出來,但一定要避免醫鬧。在對照《侵權責任法》54條---64條,《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病歷資料書寫基本規范》后,最終提出賠償標準,雙方協商,我方滿意則順利解決。不滿意,則通過其它途徑解決。
(二)、行政途徑解決
1、行政調解:主管機構為醫療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第三方人民調解組織)。協調醫患雙方的糾紛,最后確定方案,如果雙方同意調解,則順利解決,否則用其它方式解決。調解有一定的作用,但實務中調解作用還有待增強。
2、行政投訴:到醫療機構所在區、市的衛生局投訴醫療結構的違法或違規醫療行為,要求衛生局盡快解決糾紛。如果衛生局不積極解決此糾紛,還可以到省一級衛生廳投訴,并要求解決此次糾紛。
2、訴訟
(一)訴前準備:
1、咨詢接待:醫療糾紛案件與其他案件相比較而言,專業性比較強,需要求患者帶全相關醫療文書。如初步判斷勝訴可能,可建議當事人先做因果關系鑒定,再到法院立案。
2、保全證據:包括復印封存病歷以及保全實物證據。封存病歷時注意封存袋一頭一尾都要貼上封條,并要求醫療機構出具封存證明;另外,對于疑似輸液、輸血或藥物等實物引起不良反應的情況,應及時封存。
3、尸檢:尸體解剖的目的主要是查明死因,尸檢過程可以申請法醫參加;死者家屬可以委派代表觀察尸檢過程。但要注意,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備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
4、分析案情:主要從醫院及醫務人員資質、病歷的真實性、患者損害后果產生原因、醫療行為是否符合診療規范、藥品及醫療器械的合法性問題等方面著手。
在我國相關的醫療糾紛案件中,對這類事件中相關的律師通過和解和訴訟,解決這類相關的醫療糾紛事件。保護相關的醫療受害者的相關權益,根據自身的案情收集相關的證據,由當地的人民法院進行相應的審判進行解決。
醫療糾紛處理技巧有哪些,具體有幾種
怎樣打好醫療糾紛官司
醫療糾紛處理要哪些程序?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民企勞動爭議管轄權怎樣劃定
2020-12-292020國務院出臺的醫療糾紛處理新規定
2021-01-21中辦國辦印發《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
2020-12-21交通事故精神賠償限額是什么
2021-03-16父母包辦婚姻會長久嗎,有哪些危害
2021-01-11二審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6追尾事故怎么賠償
2020-12-02兒子去世,孫子是否有代位繼承權
2021-03-07委托擔保合同可以單方面解除嗎
2021-02-22勞動鑒定的一般程序
2021-02-24試用期想離職公司不肯怎么辦
2021-02-27保姆提供勞務致人損害由誰擔責
2020-12-30“期間”是如何規定的
2020-12-02摔倒身亡算是意外嗎
2021-03-18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如果未超過保險限額由誰負責支付賠償款
2021-01-22車險未生效可以退保嗎
2020-12-12公務員被辭退是否可以領失業保險金
2021-01-19汽車他人放火燃燒保險賠嗎
2020-12-13交警調解后怎么和保險索賠
2021-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