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醫療糾紛解決途徑有哪些
患方取得病歷等資料后,即可加以初步研究。必要時可以向醫療專家、法律專家咨詢,以便大致明確是否屬于醫療事故以及醫方有無過錯責任。患方認為醫方應承擔責任而與醫方發生醫療糾紛時,目前有以下三種解決途徑:
1、與醫方協商解決。
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五章第四十六條之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的賠償等民事責任爭議,醫患雙方可以協商解決。值得注意的是,在司法實踐中,就人身損害當事人自愿達成和解協議,一方反悔向人民法院起訴的,應保護其訴權,但其不能證明在訂立協議時具有無效或者可撤銷情形的,應認定協議有效。
2、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三十七條、第三十八條規定,發生醫療事故爭議時,當事人可以向醫療機構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提出醫療事故爭議處理的書面申請。書面申請應在自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身體健康受到損害之日起1年內提出。
3、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
目前,到人民法院提起醫療賠償糾紛訴訟,不以醫療事故技術鑒定為前提。患方的舉證責任集中在患者人身損害后果(身體健康損害、死亡等)和與醫療機構的醫療關系(病歷、醫療費單據等)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審理醫療糾紛民事案件的通知》規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施行后發生的因醫療事故引起的醫療賠償糾紛,訴到法院的,參照《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有關規定辦理;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適用民法通則的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審判中,根據當事人的申請或者依職權決定進行醫療事故司法鑒定的,交由《醫療事故處理條例》所規定的醫學會組織鑒定;因醫療事故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其他醫療賠償糾紛需要進行司法鑒定的,按照《人民法院對外委托司法鑒定管理規定》組織鑒定。
二、發生醫療糾紛后患者怎么辦
1、《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十八條明確規定了醫患雙方當事人在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時應提交的證據材料,其中患方(包括患者本人及其近親屬)應提交的證據材料包括:門診病人看病時的掛號憑證、病歷小本、處方、收費單、常規化驗單等;住院病人住院時的診斷證明、結賬單、對賬單等。對這些證據材料患方應注意妥善保存,以備日后進行醫療事故技術鑒定和醫療糾紛訴訟時使用。
2、及時復印、復制和封存病歷資料
3、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七條的規定,疑似輸液、輸血、注射、藥物等引起不良后果的,醫患雙方應當共同對現存事物進行封存和啟封。需要檢驗的,應當由雙方共同指定的、依法具有檢驗資格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雙方無法共同指定時,由衛生行政部門指定。
4、患者死亡,醫患雙方當事人不能確定死因或對死因有異議的,依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第二章第十八條的規定,應當在患者死亡后48小時內進行尸檢;具有尸體凍存條件的,可以延長至7日。……拒絕或者拖延尸檢,超過規定時間,影響對死因判斷的,由拒絕或拖延的一方承擔責任。
5、其他證據:門診病歷資料、掛號證、醫療費單據、交通費票據等亦要注意保存。
在近幾年中,因為某一些原因,造成的醫患糾紛也是時有發生,那么為了解決糾紛,國家也是提供了許多種解決的方式,在這里也是提醒各位,當發生醫患糾紛后,還是盡量通過協商的方式來解決,如果雙方協商無果,必要時也是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的途徑來解決糾紛。
如何處理醫患關系
醫患關系如何解決
醫療糾紛中醫患雙方的舉證責任是什么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用人單位扣工資最多不能超過多少
2020-11-13變更路線造成費用增加可要求旅客增加票款嗎
2021-03-14掉頭追尾事故責任認定
2020-12-08效力待定合同的處理方法怎么規定
2020-11-16引起效力待定的原因是什么
2020-11-08追討贍養費可以申請先予執行嗎
2021-03-16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訴訟保全擔保怎么解除
2020-12-03集資房的定義是什么
2021-02-05住房公積金貸款的條件有什么
2021-02-24假學歷入職國企十年如何處理
2020-11-15企業要求合同變更,員工不同意如何處理
2020-11-25試用期勞動合同怎么寫
2021-01-13國航飛機延誤賠償標準
2021-03-10保險合同轉讓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0-11-22人身保險合同的形式可以有哪些
2020-11-17也談無證駕駛造成事故是否屬強制保險范圍
2021-01-01事故第三者可否起訴保險公司要求賠償
2021-03-06移出社會保險嚴重失信人名單的期限
2021-01-12怎么確定交通保險理賠金額
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