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買房時要慎防哪些陷阱
1、定金陷阱
在與開發商簽訂正式合同之前,一般都要交1萬至2萬元的定金,簽一份《房屋認購書》之類的合同。
可由于在簽訂《銷售合同》時,與開發商達不成一致,或貸款貸不下來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買房人退房。大多數情況下,買房人要取回定金基本是不可能的。
預防之道:定金是否退還,是根據《房屋認購書》上的條款而定的。必要時須在《房屋認購書》上明確寫明:“如因簽訂《銷售合同》時與開發商不能達成一致等非買房人主觀原因而退房,開發商如數退還定金。”如萬一發生退房情況,加大要回定金的勝算。
2、合同陷阱
雖然《銷售合同》是標準的制式合同,但由于一般買房人沒有經驗,開發商讓怎么填,就怎么填,這就為以后的糾紛埋下了隱患。
預防之道:買房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如果讓每一個買房人像專業人士一樣,了解買房過程中的方方面面是不可能的。如果在買房簽合同之前,花錢找到專業房地產律師代理簽合同,會減少許多麻煩,也可減少許多糾紛隱患。
3、入住糾紛陷阱
入住糾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環境、配套不完善;廣告中的“美麗的承諾”沒有蹤跡;綠化不達標;公攤面積模糊;無故增大容積率;墻體裂縫,地板不平;私自改變墻體位置等。這些問題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要想從根本上解決,買房人是無能為力的,大多數問題還需要開發商來解決。
預防之道:開發商在開發過程中,對工程中的每一道工序,特別是裝修問題進行檢查和驗收,并提出意見,而且把檢查、驗收工作落實到每一套房中,才可能把所有問題消滅在萌芽中。
二、買房時有哪些陷阱需要注意
近年來,由于業主對物業的認識越來越強,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物業糾紛越來越多。
小區物業管理得好壞,一方面取決于物業管理公司的態度,一方面取決于物業管理公司的能力。目前,雖然各個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態度都很好,但由于80%以上的物業公司都是開發商的下屬企業,相對來講,這些物業公司專業化不強,管理經驗少,從能力上很難滿足業主的要求。然而一旦產生物業糾紛,業務往往是拒交物業費抗議,由此登上被告席而敗訴。遇有物業糾紛,業委會的存在是解決此類糾紛的重要條件,否則較難維權。這也是購房者在買房時需要考慮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反擔保協議
2021-02-10車禍老人因其他病死亡還賠錢嗎
2020-12-19交通事故能否就傷殘單獨訴訟
2021-01-21假火化證明如何處罰
2021-02-19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調整范圍是什么
2021-03-06特價商品不退不換合法嗎
2021-01-21退婚還可以重新訂婚嗎
2020-12-13如何申請越級強制執行
2021-03-23交通事故訴訟需要哪些證據
2021-02-25購買保障性住房的標準
2021-02-21拖欠物業費幾年失效
2021-02-12提存貨物滅失的責任
2021-02-18羈押與逮捕分別是什么意思
2021-02-06交通事故植皮能評殘嗎
2021-02-06拆遷安置協議書怎么寫
2020-11-16涉外勞動爭議管轄
2021-03-16人壽保險合同的基本條款有哪些,哪些人壽保險合同無效
2021-02-28什么是意外傷害
2020-12-20法律對重復投保的賠付金額是怎樣規定的
2020-12-17保險合同運用最大誠信原則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202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