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裝修設計可能帶來個人隱私泄露的問題
律師建議最明智的做法就是事前簽保密協定
“楊*姐,你家臥室的裝修好浪漫呀,那塊大鏡子正對著雙人床,真是有創意!”近日,在清遠一家單位上班的楊女士自住進新房后,時常收到辦公室同事各種表情曖昧的玩笑問候,不時讓她感到尷尬。原來,她委托新居室內裝修設計的某公司在其網站上展示創意效果圖時,楊女士家的室內情景“有幸”上榜,還被注明了新居所屬的樓盤名稱及業主姓氏,結果熟悉楊女士的親朋好友不斷向她致以“問候”。
記者聞訊瀏覽了一些家居設計公司的主頁,發現類似的問題還真是見怪不怪。記者獲悉,市民在裝修設計時被泄露個人隱私的現象時有發生,那么市民應如何避免此類問題,又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記者調查
據悉,為了吸引客戶,這些設計公司在網頁上展示各種精美的室內電腦設計效果圖,有的還是個人家居裝修的實景照片,而且往往在下面標明業主的姓氏和實際樓盤位置。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準備購房或者正在進行房屋裝修的市民對裝修設計可能帶來的個人隱私泄露問題還茫然不知。
案例一:隱私被泄露茫然不知
“要與開發商或設計公司簽訂法律保密協議?沒考慮過。”正在忙著裝修新房的市民羅先生回答記者,不過他表示,自己所在市區的新居正在裝修過程中,時常會碰上售樓小姐帶著不同的客戶到自己的新居來參觀,摸摸這,看看那,參考設計結構,評價裝修效果,有時自己也覺得挺煩的,但不知道這樣的情況是否歸入了隱私被侵害。
“是的,有時候偶爾碰到同事熟人也進來看,當他們以羨慕的口氣夸獎我的材料高檔時,其實我心里有些尷尬,擔心他們回到單位傳播帶來不好的影響,似乎我在外面有灰色收入。”
案例二:信息泄露頻頻遭騷擾
有另外一些購房市民的遭遇就再次提醒個人隱私的保護不容忽視。對于等了一年多終于拿到了新房鑰匙的許先生來說,本是一件十分高興的事。但在拿到鑰匙后沒幾天,好幾家裝修公司不知道從哪里知道了他的電話,每天至少兩個電話找他,想拿到他家的房間裝修活,這讓許先生很煩惱。
昨天下午,許先生見到記者后,大倒苦水:“這幾天就是一個煩字,每天都能接到好幾個裝修公司打電話探問我家的裝修事,還有一些陌生人也來推銷瓷磚的,裝水電什么的,沒想到買房的消息傳播得這么快。”許先生的本意也確實想找一家裝修公司來裝修房間,但這幾天這些裝修公司每天打來的“騷擾”電話讓他十分煩躁。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發明專利申報步驟是什么
2021-03-20擔保合同可以單獨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嗎
2021-01-26公司開空頭發票負責人逃跑構成刑事犯罪嗎
2020-11-13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父母可以要求子女給付贍養費嗎
2021-02-18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解除合同存在欺詐可以要求賠償嗎
2021-01-13純勞務分包給自然人合法嗎
2021-02-28海洋貨物運輸保險有哪些種類
2020-12-11工程保險費的風險因素有哪些
2021-02-15保險居間合約的范本是怎樣的
2021-03-25張某訴某公司保險合同糾紛案
2021-03-16保險公司利用公司內部文件規定免責條款無效
2021-01-25學生意外傷害保險理賠的標準是多少
2020-11-11自家車相撞,保險公司是否賠償
2020-12-11當心!保險代理人的五句話
2020-12-28簽訂集體土地承包合同有哪些法定程序
2021-02-25承包的土地可以建房嗎
2021-02-14土地轉讓金怎么算
2020-11-20土地入股分紅怎么算
2021-03-06修建機場拆遷有哪幾種拆遷方式
2021-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