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了認購書是否必須買房
認購合同與商品房買賣合同屬于預約與本約之關系,二者合同內容、合同目的、權利義務、違約形態、違約責任形式等存在較大區別,但認購書具備一定條件可以認定為買賣合同,當事人義務將產生質的變化,由雙方履行磋商義務變更為出賣人交付房屋、買受人支付價款。
根據目前的法律規定,房屋認購書中所約定的購房定金是受法律保護的。也就是說,如果由于購房者的原因不能簽訂購房合同的,那么開發商就無需退還定金。因此,購房者在簽訂了房屋認購書后并不是必須得買房,但是如果不買房,那么購房定金也不會退還。
在此我們提醒廣大購房者:購買房屋時最好不要簽訂房屋認購書,而直接簽訂購房合同。因為簽了認購書,交了購房定金,購房者在簽訂正式合同時便處于被動地位,有些要求會遭到開發商拒絕,使購房者有口難言。而實際上,簽訂認購書,并不是房地產交易過程當中的必經程序,屬雙方自愿行為。如果非要和開發商簽訂認購書不可,也應該在簽認購書時在認購書上寫上以下字樣:“如果雙方在簽訂正式合同時,就合同的具體條款達不成一致意見,不能簽署正式合同,賣方應無條件立即退還定金。”
相關內容:認購書的效力
認購書為預約合同,其效力必須區別于本約即商品房銷售合同的效力。
一般認為,預約合同是談判當事人一方或雙方為將來訂立確定性合同達成的書面允諾或協議。預約和本約最根本的區別在于:預約合同僅能請求對方誠信談判,履行訂立本約的義務,不得直接就本約內容請求履行。審判實務中,常有原告根據認購書,訴請法院判令被告履行交房,最后被判決駁回訴訟請求,原因就在于交付商品房是本約即商品房買賣合同的內容而非認購書的內容。
認購書屬于學理上的“將行談判的預約”,即哪怕雙方當事人在預約合同中規定了交易的實質性具體條款,但雙方當事人不受其約束,他們僅承擔繼續談判直至達成最后本約的義務,其特點:
一是當事人要對違反誠信談判義務,導致不能達成本約的行為承擔責任;
二是當事人如果盡到誠信的談判義務,即使不能達成本約,也不承擔任何責任。因此可以說,認購書的效力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鑒于買賣雙方對交易標的物所擁有的信息不對稱,開發商應當充分披露可能影響買方訂立本約的信息。二是不應強加具有不合理條件的實際談判義務,特別是開發商不得利用自身的優勢,免除自己的責任或加重買方的責任。
三是持續談判的義務,除非出現重大僵局或終止談判的事由,雙方當事人應恪守誠信義務,繼續進行談判。
綜上,購房者在簽訂了房屋認購書后并不是必須得買房,但是如果不買房,那么購房定金也不會退還。如果你情況比較復雜,律霸網也提供律師在線咨詢服務,歡迎您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離婚糾紛的案由如何認定
2021-01-16家庭冷暴力
2021-03-05干涉老年人婚姻是否承擔責任
2021-01-20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是否存在未遂狀態
2020-12-29外孫有代位繼承權嗎
2021-02-10按揭批不下來免責條款怎么寫
2021-03-25業主委員會具有訴訟主體資格嗎
2021-01-20競業限制協議效力無效的規定是啥
2021-02-19轉業軍人喪葬費怎樣拿
2021-03-21保險公司是否有權要求退賠保險賠償金
2021-03-13本案保險合同中的免責條款是否有效
2021-02-22哪些問題涉及保單的現金價值
2021-03-06推進人身險新型產品信息披露
2021-03-15汽車自滑撞死司機保險也得賠
2020-11-11開車撞護欄保險怎么賠
2021-02-07買保險時不如實告知的后果是什么
2021-02-27保險合同中的索賠與理賠程序
2020-11-26保險收展員的主要職責
2021-02-07第二輪土地承包年限是多久
2021-02-22劃撥土地轉讓合同如何生效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