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規定,解決醫療糾紛的方法有醫患雙方協商調解、申請衛生行政部門處理和向法院提起訴訟三種途徑。而現實中,訴訟往往是醫患雙方解決糾紛的首選途徑,患方在醫療糾紛中如何訴訟進行法律上的指導。
醫療糾紛處理流程:
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向衛生行政部門申請處理——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衛生行政區部門作出處理決定——(不服)行政復議 訴訟處理流程: 發生醫療糾紛——向醫療機構投訴——復印封存病歷——提起訴訟——第一次開庭(質證病歷)——委托醫療事故鑒定——(不服)申請再次鑒定——司法鑒定——再次開庭——判決——(不服)上訴 醫療鑒定流程: 醫患共同向市醫鑒會提起(或委托鑒定)——受理——交費——提交陳述書等材料——查看專家名錄——選出需回避的專家——專家隨機編號——抽號——組成專家鑒定組——患醫各陳述15分鐘——退庭——專家討論——出具醫鑒結論報告——(不服)向省醫鑒會提起再次鑒定
1、訴前準備工作。
醫療糾紛發生后,患方應第一時間和醫務科聯系、投訴,要求復印診療病歷,并會同醫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歷(包括診治病歷、住院病歷、手術同意書、會診討論記錄等所有資料),向醫務科索要《醫療糾紛投訴表》回執。完成上述工作后,患方便可選擇適用何種法律方式解決糾紛了。
2、訴訟。
提起訴訟后,法院會安排時間進行第一次開庭,該次開庭主要確認醫患雙方的訴訟主體資格、對雙方提交的病歷資料進行質證,經過質證的病歷將在第一次開庭后由法院移交醫療事故鑒定委員會鑒定。所以在首次開庭這一階段患方應把握好機會,認真仔細審查病歷資料的真實性、規范性、完整性,盡可能將對自己不利的病歷資料排除出有效證據之外。
3、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4、賠償款的確定。
醫療事故鑒定結果出來后,如認為構成醫療事故,患方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確定賠償款項,但要考慮到醫方的診療行為和患者出現的損害后果之間存在多大的因果關系,來確定醫方應承擔的責任。
醫療糾紛訴訟和普通民事訴訟不同,醫學原理和法律適用之間能否靈活運用,是患方能否得到最大利益保護的關鍵。
閱讀延伸:
醫療糾紛司法鑒定申請書包括什么內容?
打醫療糾紛官司要多少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過失犯罪一定會承擔刑事責任嗎
2020-11-11房產怎樣解除預抵押
2021-02-03申請財產保全需要多少費用
2021-03-06集資房和廉租房有什么區別
2021-03-08集體合同的訂立主體是公司嗎
2021-02-03哺乳期可以協商一致解除合同嗎
2020-12-13解除勞務合同和開除有什么區別
2020-11-24公司虧損沒錢發工資構成犯罪嗎
2021-03-12什么情況公司不能勸退員工
2021-03-22產品責任案件中生產者與銷售者之間如何承擔責任
2020-12-31保險合同的概念是什么
2021-01-17保險公估人承擔過錯賠償責任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2021-01-06三七責任事故如何理賠
2020-12-05保險對方全責如何理賠
2021-03-21土地轉包與土地轉讓這兩者的區別是什么
2021-03-22土地出讓方式流程是怎樣規定的
2021-02-26買的二手房拆遷有補貼嗎
2021-01-17模擬拆遷簽約率達到多少比例就可以正式拆遷
2021-02-18企業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停產停業損失如何計算
2021-03-08租客能否獲得房屋拆遷補償
2020-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