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體上講,撤回仲裁申請制度尊重當事人對實體法律關系的支配和處分;從程序上來說,該制度體現了對當事人程序選擇權的尊重,當事人可以借此避免可能發生的程序上的不利益。本文試圖對《仲裁法》中的撤回仲裁申請制度做一個廣角的考察,探討當事人撤回仲裁申請的有關程序設計安排及其運作,期冀對《仲裁法》的完善有所裨益。
一、立法的罅隙:當事人主動撤回仲裁申請
(一)當前立法背景下的一個詰問
撤回仲裁申請,是指仲裁機構受理當事人的仲裁申請后,在仲裁庭作出仲裁裁決之前,仲裁申請人撤回自己的仲裁申請,不再要求仲裁庭審理爭議案件,從而結束仲裁程序的行為。[2]在仲裁法理論與實踐中,根據撤回仲裁申請是否為當事人提出,撤回仲裁申請可以包括兩種情形:一是當事人主動撤回仲裁申請;二是因法定情形的出現按照自動撤案處理,即按撤回仲裁申請處理或擬制的撤回仲裁申請,還有學者稱此為“推定撤案”。
1994年《仲裁法》在第42條第1款就擬制的撤回仲裁申請作出了明確規定:“申請人經書面通知,無正當理由不到庭或者未經仲裁庭許可中途退庭的,可以視為撤回仲裁申請。”此外,在關于雙方當事人自行和解的規定中也間接提及了申請人的撤案申請權。《仲裁法》第49條規定:“當事人申請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達成和解協議的,可以請求仲裁庭根據和解協議作出裁決書,也可以撤回仲裁申請。”基于此種立法背景,仲裁程序開啟后,申請人在未與對方當事人自行達成和解協議的情況下,可否依據自主性原則主動提出撤回仲裁申請?
仲裁的自主性原則強調尊重當事人的私法權益,允許當事人在法律的范圍內,依據自己的利益需要自主地做出各種仲裁安排和選擇。仲裁員和仲裁機構也應當尊重當事人對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追求,充分關注仲裁機制作用的正常發揮。所以從理論上講,申請人理應有權予以撤回,但《仲裁法》卻并未對此作出正面規定。在實務運作中,多數仲裁委員會對當事人的撤案申請權是給予積極解讀的。對于組庭前當事人撤回仲裁申請的,撤銷案件的決定權由仲裁委員會作出,組庭后由仲裁庭作出。從實踐操作來看,這種解讀充實了仲裁自主性原則的內容。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動物傷人案件賠償如何根據過錯比例承擔
2020-11-24行政處罰程序違法怎么辦
2020-12-01湖北最新勞動合同范本
2020-12-31法律規定離婚證據與婚外情證據有哪些
2021-03-07買賣合同糾紛能否申請司法鑒定
2021-01-06離婚雙方都簽字了是否立刻有效
2021-01-15公司同城搬遷離職是否有賠償
2021-02-21農村建房的申請書怎么寫
2021-03-18離婚了房產證是兩個人的名字還需要更改嗎
2021-02-08勞動糾紛處理時效
2021-03-13保險合同變更申請書的內容
2021-02-06保險合同的成立條件包括有哪些
2020-11-13如何確定保險合同賠償范圍
2020-11-29發生交通事故保險公司不理賠,進行民事訴訟可行嗎
2020-12-13變額年金 VariableAnnuity
2021-03-07賠款準備金 ClaimReserve
2020-11-28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繼承嗎
2020-12-27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指什么
2021-03-25規劃部門可以公開土地出讓合同嗎
2020-12-20繳納土地出讓金后是否另外繳納城市建設配套費
20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