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票據時效均為短期時效。各國票據法對時效的規定不盡相同,大致可以歸入兩類,均一主義和差等主義(注:本文僅以德國法系和法國法系為視角,英美法系對票據時效沒有特別規定,票據時效只是適用民法上的一般規定。)。均一主義不分債務人的種類,無論是主債務人還是次債務人(注:在票據法理論中,主債務人既匯票中的承兌人、本票中的出票人;匯票和本票的保證人、背書人、支票的出票人、背書人等均為次債務人。),均適用同一時效,例如法國、意大利、葡萄牙等國商法的規定。第二類是差等主義,即對票據主債務人和次債務人分別適用長短不一的時效。日內瓦國際統一票據法及日本票據法均采此例,我國票據法的時效制度也可以歸入差等主義之列。
上述兩種立法例雖各有其獨特之處,但共同的是,相對于其民法上的時效而言,票據法上的時效均為短期時效。就我國臺灣地區而言,依民事權利性質的不同,其民法規定的時效期間為15年、5年和2年三個等級,而其《票據法》第22條規定:持票人對匯票出票人和承兌人的權利自到期日起3年,見票即付的本票為自出票日起3年,這是臺灣票據法的最長時效,更短的有1年、4個月和2個月。“惟票據之交易,貴在流通,較諸普通商業,更重于敏捷。因此票據債務人,較普通債務人所受之拘束,更為嚴茍,故票據債權人尤應從速行使其權利,使票據關系得以迅速了結,避免債務人久負其責。”不僅如此,一張票據的權利人只有一個,而其義務人往往是多個。譬如甲簽發支票一張于乙,乙背書轉讓于丙,丙再背書于丁,丁為最后持票人,戊為承兌人,這樣丁的票據義務人為甲、乙、丙、戊,僅因丁的票據權利就有四人受到債務之累,因此采用短期時效似更公允。
2.票據時效具有獨立性。這種獨立性,一方面表現在票據時效獨立于基礎關系債權時效,另一方面,對不同的追索權人,其權利時效各自獨立發生、獨立存在。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貨品買賣合同糾紛有時效性嗎
2021-01-29相鄰關系與地役權有什么區別
2021-03-02未打轉向燈追尾怎么辦
2021-02-03支票保證與支票付款保證的相同之處
2021-02-11財產保全是名下所有財產嗎
2021-01-29拿房產證幫別人擔保有期限嗎
2020-11-15第三方代償協議有效嗎
2021-01-25小區景觀燈漏電致女童死亡,物業要承擔責任嗎
2021-01-13必須和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嗎
2021-03-20勞動關系轉移到異地保險怎么轉移
2020-12-01公司沒有陪產假違法嗎
2021-01-19在校學生實習期間受傷是否算工傷
2020-12-04被保險人違反保險事項 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
2021-01-20逆行出車禍保險賠嗎
2021-03-14機動車發生全損應如何理賠
2021-01-20交通肇事后逃逸惹糾紛保險公司是否可因逃逸拒賠
2020-11-16如何在保險公司辦理理賠手續
2020-11-17車借給別人被盜了保險公司賠嗎
2021-02-10保險報案沒理賠算騙保嗎
2021-02-15保監會等發布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管理暫行辦法
20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