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買賣中的風險負擔規則也值得重視。
如,甲于5月20日交付一輛奔馳車供乙試用,試用期2周,下面以次為例分析如下:
(1)在試用期間,發生風險,應由甲負擔;
(2)試用期屆滿,乙表示買下,其后發生風險,應由乙負擔;
(3)試用期屆滿,乙未作任何表示,其后發生風險,應由乙負擔;
(4)試用期屆滿,乙表示不購買,甲未當即取回,其后發生風險,應歸甲承擔
提示:試用期屆滿,乙表示購買(或不作任何表示),二人之間的買賣即告成立,此時發生簡易交付,故以此時間點來確定風險負擔規則。
試用期標的物風險應由誰承擔
對此要考察買賣合同標的物風險轉移的有關制度。對于買賣合同標的物風險轉移問題,各國立法和國際公約存在兩種不同的立法例:一是采用物主主義即所有人主義,規定在標的物所有權移轉于買方之前,標的物風險由賣方(物主)承擔;但所有權一經移轉于買方,則不論標的物是否交付,都由買方承擔風險。簡言之,風險隨所有權移轉而移轉。英國貨物買賣法和法國民法典都采用了上述立法思想。如英國貨物買賣法規定:所有權移轉前,風險由賣方承擔,所有權移轉后,由買方承擔;由于買賣雙方中任何一方的過失,致使交貨遲延,則貨物的風險就由有過失的一方承擔。二是采用交付主義,即以標的物的實際交付時間作為確定標的物風險負擔轉移的標準,規定不論標的物所有權是否移轉,均由標的物的實際占有者承擔風險。我國合同法也采取了交付主義,以交付作為風險轉移的確定標準。它在第142條規定: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在標的物交付之前由出賣人承擔,交付之后由買受人承擔,但法律另有規定或者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按照合同法的上述規定,試用買賣合同在試用期間內,合同雖未生效,標的物的交付也不發生所有權移轉,但在此期間內,有關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法律未作特殊規定,因此,該合同標的物毀損、滅失的風險應依合同法第142條的規定,由買受人承擔。
在實際中,使用期標的物的風險承擔需要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的維護自己的權益。如果您有其他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專業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預售合同有法律效益嗎
2020-11-30發生醫療事故應該由什么部門處理
2021-03-20死刑怎么才能改刑
2021-03-04未成年人可以擁有屬于自己的財產嗎?
2020-12-23知識產權與物權的關系是什么
2021-03-19國有獨資商業銀行監事會對什么事項進行監督
2021-01-19如何處理員工擅自離崗的事件
2021-03-09勞務分包合同雇主是否可以免責
2021-03-23上海隔離期間工資怎么算
2021-03-09投保人是否可以不經被保險人同意就變更或解除保險合同
2020-11-13“賠款收據及權益轉讓書”是否可以作為雙方保險合同終結的依據
2020-12-05保險經紀人承擔賠償責任的法律規定
2021-03-01如何認定保險合同的效力
2021-03-05一起保險合同糾紛的評析
2020-11-10汽車的平安保險快速理賠流程
2021-02-13哪些交通損失保險公司不賠
2021-01-12單位沒按勞動法買保險如何維權
2020-11-08保險合同的效力如何
2020-12-15世紀理財:投資公告中的買入價與賣出價
2020-12-30工程承包合同有哪些種類
2021-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