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見代理與法定代表人的越權行為的比較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的名義實施民事行為在性質上是一種代表行為,而不是代理行為;法人的其他工作人員受法人委托,以法人的名義實施的行為是代理行為,二者是不同性質的行為。
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的規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組織的負責人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行使職權,其行為后果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他負責人(如董事等)在以法人的名義從事經營活動時,不需要獲得法人的特別授權,因為根據法人章程,他們完全有資格代表法人實施民事行為,其行為后果均應由法人承擔。而第三人在與其簽訂合同時,只應對其作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身份進行審查和確認,而沒有義務審查法人內部對其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的權限是否有所限制,也不應該懷疑法人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未得到法人的授權。合同法第五十條規定:“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超越權限訂立的合同,除相對人知道或應當知道其超越權限的以外,該代表行為有效”。由此可見,代表行為不適用無權代理的規定。
什么是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規定代表法人行使職權的負責人。我國法律實行單一法定代表人制,一般認為法人的正職行政負責人為其惟一法定代表人。如公司為董事長或執行董事或經理(《公司法》第13條),而證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為總經理(《證券法》第107條)。全民所有制工業企業的法定代表人為廠長或經理。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法人在內部關系上也往往是勞動合同關系,故法定代表人屬于雇員范疇。但對外關系上,法定代表人對外以法人名義進行民事活動時,其與法人之間并非代理關系,而是代表關系,且其代表職權來自法律的明確授權,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權委托書。是故,法定代表人對外的職務行為即為法人行為,其后果由法人承擔(《民法通則》第43條)。并且,法人不得以對法定代表人的內部職權限制對抗善意第三人(《合同法》第50條)。
法定代表人的權利
1、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國家法律、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的職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履行義務,代表企業法人參加民事活動,對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全面負責,并接受本企業全體成員和有關機關的監督。
2、企業法定代表人可以委托他人代行職責。
企業法定代表人在委托他人代行職責時,應有書面委托。法律、法規規定必須由法定代表人行使的職責,不得委托他人代行。
3、企業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得同時兼任另一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因特殊需要兼任的,只能在有隸屬關系或聯營、投資入股的企業兼任,并由企業主管部門或登記主管機關從嚴審核。
4、企業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是代表企業行使職權的簽字人。
5、法定代表人的簽字應向登記主管機關備案。法定代表人簽署的文件是代表企業法人的法律文書。
如果讀者需要法律方面的幫助,歡迎到律霸網進行法律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工傷鑒定之后下步怎么做
2021-02-08涉外離婚子女撫養權如何確定歸屬
2021-02-15股權變更提交資料后能否撤銷
2021-02-18股權受讓方是否可以要求解除股權轉讓合同
2020-11-11網貸下架造成逾期怎么辦
2020-12-25商標侵權賠償標準包括哪些
2020-12-28動產抵押生效要件如何規定
2021-03-17二手房過戶給小孩后房子拆遷怎么辦
2020-12-31用人單位能否在服務期內扣押員工證件
2020-12-23強制調崗降薪如何賠償
2021-03-20勞動糾紛處理的方式有哪些
2020-12-04旅游意外保險條款之保險合同的構成
2021-01-06保險公司給予全額賠償后車主還能轉讓殘車嗎
2021-02-09肇事用救護車保險報銷嗎
2020-12-18車出車禍保險怎么賠償
2021-03-20相互保險公司與股份制保險公司的區別有哪些
2021-02-27關于保險理賠時效
2021-03-06該房的土地出讓金怎么算
2020-11-19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嗎
2020-12-15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全文
2021-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