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在刑事判決書中直接判決賠償。《刑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規定:“由于犯罪行為而使被害人遭受經濟損失的,對犯罪分子除依法給予刑事處罰外,并應根據情況判處賠償經濟損失。”
(二)是提起附帶民事訴訟。《刑事訴訟法》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一條已將對可以提起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的范圍限定為:“因人身權利受到犯罪侵犯而遭受物質損失或者財物被犯罪分子毀壞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
(三)是另行提起民事訴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刑事附帶民事訴訟范圍問題的規定》第五條規定:“犯罪分子非法占有、處置被害人財產而使其遭受物質損失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予以追繳或者退賠。被追繳、退賠的情況,人民法院可以作為量刑情節予以考慮。經過追繳或者退賠仍不能彌補損失,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民事審判庭另行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可以受理。”
一般預防就是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警戒社會上那些不穩定分子,即有可能犯罪的分子,防止他們以身試法,走上犯罪的道路。這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殺一儆百”、“以儆效尤”的意思。
為什么人民法院有時選擇典型案件,大張旗鼓地公開宣判呢為什么宣判罪犯死刑立即執行要出布告呢主要就是為了警戒和震懾少數不穩定分子,以達到一般預防的目的。通過對犯罪分子適用刑罰,也可以使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法制觀念,提高警惕性和同犯罪作斗爭的積極性。司法機關只有充分地、廣泛地依靠群眾,同他們一道展開對犯罪的斗爭,才能夠達到有效地預防犯罪的目的。
詐騙罪
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詐騙罪侵犯對象不是騙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對象,也應排除金融機構的貸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條特別規定了貸款詐騙罪。
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所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
對于你提出的“非法集資詐騙受害怎樣維權”問題,律霸網小編已經整理出來了,非法集資詐騙受害可以在刑事判決書中直接判決賠償,也可以提起附帶民事訴訟,還可以另行提起民事訴訟,但最好的保護自己就是多看一些預防詐騙的知識,有問題歡迎咨詢律霸網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簽合同用公章還是合同章
2020-12-17專利異議審查的時間限制是什么
2020-12-24超前點播是否違規呢
2020-12-31海事海商案件適用簡易程序嗎
2021-03-01未成年精神病人監護人只能是其近親屬嗎
2021-03-07什么是家庭暴力如何嚴厲打擊對婦女實施的家庭暴力行為
2020-12-24質押關系還是保管關系是怎樣的
2021-01-15分期買的手機不想要了需要賠錢嗎
2021-01-17商鋪員工在商場摔傷的話誰來承擔責任
2021-01-28什么是勞動合同變更
2021-03-20工作地點和用工單位改變可否賠償
2020-11-08聘用的臨時工是否存在勞動關系
2021-01-25飛機延誤多久有賠償
2020-12-11運輸保險合同
2020-12-13保險人的保險合同解除權
2020-11-16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怎么處理
2021-01-15保單受益人變更有講究
2021-03-17保險利益原則在保險合同適用中的差異性
2021-01-28未召開村民會議簽訂的承包合同是否無效
2021-02-02關于土地轉讓 房產所有權的問題
20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