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網絡詐騙15萬已經退贓判刑多少年,一般會判三到十年,如果退贓可能會從輕處罰,這需視情況而定。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罪】規定,犯本罪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或者單處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詐騙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8日起施行)第一條的規定:詐騙公私財物價值三千元至一萬元以上、三萬元至十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上的,應當分別認定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數額巨大”、“數額特別巨大”。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可以結合本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在前款規定的數額幅度內,共同研究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具體數額標準,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備案。
所以,如果網絡詐騙15萬的罪名成立,會判處三年到十年的有期徒刑,共同犯罪有主犯和從犯之分,退贓屬于從輕的量刑情節。積極退賠被害人損失,取得諒解,法院可能會考慮酌情減輕處罰,三到十年量刑會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來確定。如果沒有其他法定從輕、減輕情節的話,恐怕難以判緩刑。
網絡詐騙常見方式
1、積分兌換詐騙
犯罪分子冒充各大銀行、移動、聯通、電信等產品具有積分功能的企業,給事主發送積分兌換短信、微信等,要求事主下載客戶端或點擊鏈接,套取事主身份證號碼、銀行卡號碼和銀行卡密碼等個人信息,利用上述信息在網上消費或劃轉事主銀行卡內金額。
2、冒充客服詐騙
犯罪分子通過非法手段獲取網民購物信息和個人信息,以訂單異常等理由,要求事主登錄假冒的購物網站或銀行網站進行操作,套取事主銀行卡號碼和密碼,向事主索要驗證碼后,將事主卡內資金劃走或消費。
3、網絡兼職詐騙
犯罪分子在求職信息、招聘信息類網站、論壇、微博、相關通訊群組上發布利用網絡進行兼職工作的信息,要求事主在指定的違法購物網站購買手機充值卡、游戲點卡、購物卡等虛擬物品,以刷單返利為誘惑騙取事主支付購買,并將所購買虛擬物品低價轉賣處理。
4、機票退改簽詐騙
犯罪分子以“航班取消、提供退票、改簽服務”的名義,利用旅客著急出行的心理,通過短信、電話等形式要求事主向涉案銀行卡轉賬,或索要事主銀行卡密碼和驗證碼實施詐騙。此類案件中犯罪分子能夠準確說出事主姓名、身份證號碼、手機號等詳細個人信息,迷惑性較強。
5、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分子利用非法手段獲取事主的虛擬通訊工具、郵箱賬號等內容后,以“我是你老板、你家人出事故了、我是你朋友”等名義,聲稱發生大事急需用錢,騙取事主通過網絡進行轉賬。
網絡的發展,帶給人們的即是便利,促進同時也是不可忽視的挑戰。通過網絡的詐騙越來越多,對人們的生活也影響越來越大,律霸網小編提醒大家,對于生活中需要透露自己及家人的一些基本信息的,如電話,身份證號碼等都必須要謹慎對待,感覺不對就立馬報警,這樣可以減少別騙的風險。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有效的刑事辯護
2021-03-24保證人資格有什么特殊規定
2021-02-17股份有限公司用交稅嗎
2021-03-05可以以管理能力出資成立公司嗎
2021-03-07本人贈與父母房產需配偶簽字嗎
2021-03-03國有土地使用證到期該怎么做
2020-12-11請長假會被辭退嗎
2021-02-27將勞務分包給自然人是否有效
2020-11-30男子墜亡保險公司可以拒賠嗎
2021-03-24人身保險中投保人需要滿足哪些條件
2021-01-11單位保險要交多少年
2020-11-17保險公司定損不合理怎么辦
2020-11-21觸發保險公司免責條款會怎么樣
2020-12-25清包工地上出了事怎樣理賠
2021-01-17什么是被投保人
2020-12-29家屬是否屬被保險人引索賠糾紛
2021-03-19什么是保險受益人,保險受益人的權利義務是什么
2020-12-21探析保險法中的自殺條款(上)
2020-12-05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從什么時候開始的
2020-12-24土地流轉合同最長期限是多久
202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