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行為。
本罪與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界限,根據本法第213條的規定,假冒注冊商標罪是指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情節嚴重的行為。本罪與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區別主要是:
1、犯罪對象不同。本罪的犯罪對象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假冒注冊商標罪的犯罪對象是他人注冊的商標。
2、犯罪客觀方面不同。本罪在客觀方面主要表現為行為人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假冒注冊商標罪卻表現為行為人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已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在實踐中,有兩種情況不好認定,一種情況是,行為人未經注冊所有人許可,在同種商品上使用與他人已注冊商標相同的商標后,又將該種商品出售,獲取非法利益,該如何定性?我們認為,這屬于吸收犯,前行為是吸收行為,后行為是被吸收行為,前后兩種行為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整個犯罪過程,彼此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后行為是前行為的必然結果。這種情況只按假冒注冊商標罪一罪認定,而不再認定為兩罪實行并罰。
另一種情況是,數個行為人出于假冒注冊商標的共同故意,分工協作,有的制造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有的銷售這類商品,該如何定性?我們認為,這種情況下,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是假冒注冊商標共同犯罪的一個組成部分,只能以假冒注冊商標罪一罪認定,銷售這類商品的人實際上是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共犯。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與銷售偽劣產品罪區別主要有三點:
1、從客體上分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侵害的客體是商標權人的商標專用權和消費者的合法利相關漫畫益,其中,侵犯商標專用權是主要方面。而銷售偽劣產品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制度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其中,侵犯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是主要方面。
2、從客觀要件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或違法所得數額較大的行為;銷售偽劣產品罪在客觀方面則表現為行為人在產品中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銷售金額在5萬元以上的行為。
3、從產品、商品性質上看,銷售偽劣產品罪犯罪的對象是偽劣產品,其產品是不合格的。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犯罪對象是假冒他人已注冊商標的商品,它可能是偽劣產品,也可能是合格產品。
您可以好好看看,對于注冊商標,是不能屈做假冒的事情的,生產銷售也是不可以的。如果您有其他相關問題想要了解,歡迎咨詢律霸網的免費法律咨詢,可以幫助你解答疑惑。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醫療糾紛其中患者要提交哪些證據
2021-02-12如果沒有失業證怎么入職
2021-02-05申請工傷傷殘鑒定書
2021-01-14域名侵權人不明確怎么立案
2021-01-28專利證書可以抵押貸款嗎
2021-03-01婚姻法解釋三
2021-01-09網絡侵權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2020-12-10預付款的作用是什么
2021-01-11合同法延遲交貨的處罰是什么
2021-01-05雇傭關系適用侵權法嗎
2021-01-22房租中介的法律責任有哪些
2020-11-16符合條件的職工是否可以申請變更無固定期的合同
2020-12-12勞動合同終止是否包括勞動合同解除
2020-11-19競業限制合同里面沒有寫時間有沒有效
2021-03-03員工年底前被離職,還能拿到年終獎嗎
2021-03-03深圳補交社保勞動仲裁能補幾年
2021-02-04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買重疾險的相關解析
2021-02-16汽車全險包括什么
2020-12-04簽訂水路貨物運輸合同應掌握哪些知識
20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