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集資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如何的
根據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經濟犯罪案件追訴標準的規定》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追訴:
1.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
2.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
(二)本罪的立案標準解析
1979年刑法未作規定。本罪是從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破壞金融秩序犯罪的決定》吸收為刑法具體規定的。《決定》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單位犯前款罪的,對單位判處罰金,并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照前款的規定處罰。”
1997年刑法吸收本《決定》的內容。刑法第192條的規定:“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2萬元以上2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由此可見,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才構成本罪。
對于本罪,立案標準第1項規定,“個人集資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這主要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個人集資詐騙數額累計達到10萬元以上的。所謂“以非法占有為目的”,是指犯罪行為人在主觀上具有將非法募集的資金據為己有的目的。所謂“詐騙方法”,是指行為人采取虛構集資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和高回報率為誘餌,騙取集資款等手段。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其行為屬于“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
(1)攜帶集資款逃跑的;
(2)揮霍集資款,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3)使用集資款進行違法犯罪活動,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4)具有其他欺詐行為,拒不返還集資款,或者致使集資款無法返還的。
對于實施上述非法集資的行為之一,數額達到10萬元以上的,公安機關就應當立案偵查。
對于本罪,立案標準第2項規定,“單位集資詐騙數額在50萬元以上”的,應當立案。由于個人非法集資與單位非法集資的立案標準在數額上要求不同,所以應當把個人集資行為與單位集資行為區別開來。一般來說,公司、企業或者其他組織非法集資,募集的資金歸單位所有的,即屬于單位集資詐騙案。通常情況下,個人非法集資也多是以單位名義進行的,如果非法募集的資金歸個人所有.即屬于個人非法集資。
(三)本罪的構成
集資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本罪的主要特征:
1.本罪侵害的客體是國家的金融管理制度和公私財產所有權。由于此類犯罪主要發生在資金市場,犯罪分子采取欺騙的方法,將公眾的資金作為其犯罪行為的直接侵害對象。以高利率為誘餌非法集資,騙取公眾的投資款,因此,它既侵犯了公眾財產的所有權,又侵犯了國家金融管理制度,擾亂了國家正常的金融管理秩序。因此,刑法增加規定了集資詐騙罪,并規定了嚴厲的刑罰。
2.本罪在客觀方面表現為行為人使用詐騙方法非法集資,數額較大的行為。這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集資是通過詐騙方法實施的,即行為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用虛構資金用途,以虛假的證明文件或者高利率為誘餌,編造謊言,捏造或者隱瞞事實真相,騙取他人資金。二是違反法律、法規在社會上進行非法集資活動。“非法集資”是構成本罪的行為實質所在。所謂非法集資,是指公司、企業、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未經有權機關批準或者違反法律、法規,通過不正當的渠道,向社會公眾募集資金的行為。至于行為人是否已實際將募集的資金據為己有,并不影響本罪的成立。三是非法集資的行為,必須達到數額較大的程度。才構成犯罪。
3.本罪的主體是一般主體,自然人和單位均可以構成本罪的主體。
4.本罪的主觀方面由故意構成,并且行為人必須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
集資詐騙罪的立案標準是根據詐騙金額的大小來決定的,分為10萬元以上的個人集資詐騙和50萬元以上的單位集資詐騙。以上就是律霸小編為您整理的關于上述問題的相關知識,本網站為您提供專業的律師咨詢,如果您還有任何疑問,歡迎進入律霸網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開庭審理后再補交證據合法嗎
2021-01-22被別人誣陷怎么打官司
2020-12-29企業怎么防止股權收購
2021-01-28在哪些情況下,抵押權人可以處分抵押房產?
2021-02-22外賣送餐員發生交通事故能認定工傷嗎
2021-01-28仲裁授權委托書是怎樣的
2020-12-27口頭約定產生糾紛是否屬于合同糾紛
2021-02-14勞動關系轉移三方協議
2020-12-11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 單位有轉移檔案義務
2021-02-22勞動合同賠償:員工只憑試用期合同能否申請雙倍工資補償
2021-03-17人壽險的投保額如何估算,哪些人需要購買人壽險
2020-12-28意外險如何報案
2021-02-28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合同
2021-03-26車買過的交強險和商業險能退嗎
2021-03-11保險合同的體現形式包括了哪些
2020-11-28自殺保險公司理賠多少
2021-02-12旅行社責任保詳細條款
2021-03-23交通事故訴訟費保險公司會承擔嗎
2020-11-22針對高空墜物的保險是怎么規定的
2021-01-06如何處理企業因機場占地拆遷補償涉及稅費
2021-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