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購被騙解決方法
網絡購物糾紛難以解決的關鍵在于,消費者只享有有限的知情權。
出現糾紛后責任主體不明確。傳統的交易是比較直觀的,產品銷售商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交易時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出現糾紛容易確定責任主體。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十條規定,“經營者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但在網絡交易中,消費者只看到網頁上虛擬的商品,接觸不到商品實體,對銷售商所在地、是否在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注冊資金的數目、是否有能力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等問題都不知情。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對消費者知情權上是這樣解析的:“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消費者有權根據商品或者服務的不同情況,要求經營者提供商品的價格、產地、生產者、用途、性能、規格、費用等有關情況。”這些方面網絡經營商多數不能夠全部說明。消費者對銷售商和產品的了解是片面的、局部的,因此,容易出現糾紛。
二、網購被騙立案數額規定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詐騙案件具體應用法律的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的的規定,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千元以上的,屬于“數額較大”;個人詐騙公私財物3萬元以上的,屬于“數額巨大”。
個人詐騙公私財物20萬元以上的,屬于詐騙數額特別巨大。詐騙數額特別巨大是認定詐騙犯罪“情節特別嚴重”的一個重要內容,但不是唯一情節。詐騙數額在10萬元以上,又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應認定為“情節特別嚴重”:
(1)詐騙集團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詐騙犯罪中情節嚴重的主犯;
(2)慣犯或者流竄作案危害嚴重的;
(3)詐騙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人急需的生產資料,嚴重影響生產或者造成其他嚴重損失的;
(4)詐騙救災、搶險、防汛、優撫、救濟、醫療款物,造成嚴重后果的;
(5)揮霍詐騙的財物,致使詐騙的財物無法返還的;
(6)使用詐騙的財物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的;
(7)曾因詐騙受過刑事處罰的;
(8)導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
(9)具有其他嚴重情節的。
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以單位名義實施詐騙行為,詐騙所得歸單位所有,數額在5萬至10萬元以上的,應當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數額在20萬至30萬元以上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的規定追究上述人員的刑事責任。對共同詐騙犯罪,應當以行為人參與共同詐騙的數額認定其犯罪數額,并結合行為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和非法所得數額等情節依法處罰。
已經著手實行詐騙行為,只是由于行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獲取財物的,是詐騙未遂。詐騙未遂,情節嚴重的,也應當定罪并依法處罰。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可根據本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并考慮社會治安狀況,在“2千元至4千元”、“3萬元至5萬元”的幅度內,分別確定本地區執行的個人詐騙“數額較大”、“數額巨大”,以及單位實施詐騙,追究有關人員刑事責任,參照本條第四款規定的數額,確定適用《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條或者第一百五十二條的具體數額標準,并報最高人民法院備案。
因此,詐騙2000元至4000元,就可以立案,具體數額,根據所在省份不同,在2000至4000元間確定。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關于網購被騙是的一些而法律規定。希望大家在以后網購的時候選擇一些正規的網購網站。如果大家還有其他需要了解的法律知識,律霸網也提供在線法律知識咨詢。歡迎大家進行法律知識咨詢。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盜取公司財物上百萬如何量刑
2021-03-04如何預防非法傳銷犯罪
2020-11-19獲得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需要履行什么手續
2020-11-17合伙人違反合伙協議的,應當依法承擔什么責任
2020-12-31老人能找子女要贍養費嗎
2021-02-14上級法院可交給下級法院審理的案件有哪些
2021-02-06交通事故怎么訴訟賠償
2021-03-01醫療服務合同的完全賠償原則有哪些
2021-03-19因變更工時制度變更勞動合同協議是怎樣的
2021-01-19公司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2021-01-18勞務外包員工離職補償
2021-02-26勞動調解應該去哪
2021-03-10意外險保障范圍
2021-02-09人身保險不適用代位追償原則的原因是怎樣的
2021-02-18車險購買有哪些誤區
2021-02-05保險公司在投保中有哪些義務呢
2021-01-16開發區能出讓土地嗎
2020-11-18土地出讓配套費的計算是怎樣的
2020-12-14房屋拆遷后購房,提取公積金需的證明材料有哪些
2021-01-31房屋征收補償安置協議必須公證嗎
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