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防衛是我國刑法中一項不可缺少的制度,是保障公民合法權益的有力武器,對于國家起到了穩定防止犯罪的作用。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正當防衛起到了保護自己不受非法侵害,并指導我們積極與犯罪做斗爭。但是,在防止行為的過程中,要根據對自己所受的不法侵害的行為實際做出合理的正當防衛。侵害行為發生時,情況總是十分緊急,尤其是當一些正在進行的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更使人們處于特別的危急、恐慌之中,此時進行正當防衛,如果過分地要求人們把握好防衛的限度、時間等條件是難以做到的,但如果超出了一定范圍,就又會出現防衛過當,也就造成了自己犯罪。所以,刑法對此也做了一些規定,而且長期以來,在界定正當防衛的標準一直是法律界爭論的主要焦點。
本文主要以正當防衛、防衛過當兩方面的情況來進行了一些闡述,探討正當防衛的特殊性。
我國在1997年3月14日由全國人大修訂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新刑法)第二十條明確規定為:“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明顯超過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損害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對正在進行行兇,殺人,搶劫,強奸,綁架以及其他嚴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衛行為,造成不法侵害人傷亡的,不屬于防衛過當,不負刑事責任。”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的一項重要權利,是鼓勵和保障公民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重要手段,對于保障國家、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權益,威懾犯罪分子,制止和預防犯罪,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
正當防衛是法律賦予公民在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受到不法侵害時可采取的正當行為。但是,法律賦予公民的這項權利也必須正確行使,才能達到正當防衛的目的,如果使用不當反而會危害社會,轉化成犯罪。
正當防衛的標準是我國法學界長期以來爭論的焦點,有關問題作一些和探討,不當之處,敬請批評指正。
一、正當防衛的基本概述
(一)正當防衛的概念
正當防衛屬于正當行為中之一種,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的,屬于正當防衛,不負刑事責任。正當防衛是刑法中違法性阻卻事由之一,但是行為人所實施的正當防衛行為不得明顯超過必要限度。
我國早在1979年《刑法》第17條第1款規定:“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正當防衛行為,不負刑事責任。1979年刑法第17條雖然確立了正當防衛制度,但是規定得相當原則、籠統,以致在司法實踐中,對正當防衛行為的構成條件,尤其是必要限度上掌握過嚴,把一些正當防衛行為當作防衛過當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正當防衛制度作用的有效發揮。為了鼓勵公民自覺地同犯罪行為作斗爭,更好地保護被侵害的利益,新刑法典對正當防衛作了重大修改。
新刑法第20條第1款規定:“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采取的旨在制止不法侵害而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未明顯超過必要限度損害行為。”
兩個概念比較,新刑法的規定在被保護利益的主體上增加了“國家”,在被保護的對象上增列了“財產”,在防衛對象上,明確規定為是“不法侵害人”。這樣,新刑法典關于正當防衛概念的規定,特別是幾種情形的“特殊防衛”的規定,較1979年刑法典中的規定更趨全面,也更加完善。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依法不追究原則有哪些
2020-12-21公司還沒注冊先注冊域名可以嗎
2020-12-14留置流押條款無效的法律后果
2020-11-10如何行使抵押權
2020-11-29交通事故傷殘鑒定的最佳時機是什么時候
2021-01-10如何認定交通事故中的財產損失
2021-02-09刑事拘留后多久下達逮捕證,逮捕的條件
2021-02-09不同意離婚答辯狀
2020-12-21判決離婚的法定前提有哪些
2021-03-09銀行可以申請債務人財產保全嗎
2020-11-16商標委托代理合同要約定期限嗎
2021-03-11網絡商標糾紛可以起訴嗎
2021-03-16如何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成立臨時業主委員會又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
2021-03-25房地產轉讓要按照什么程序辦理
2020-12-24房產證拿去保全了怎么撤銷
2020-12-25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企業勞動糾紛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2021-03-10產品責任的構成要件是什么
2021-02-23哪些問題是人身保險合同訂立時要注意的
2020-12-09進口合同糾紛中的信用保險合同糾紛是什么意思
20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