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人蔣某系一賭徒,因無錢賭博,預謀搶劫。2007年5月某日晚,被告人蔣某躲藏在一巷內,欲對過路行人實施搶劫。當晚21時許,被害人李某(女,26歲)下班經過此巷,被告人蔣某手持尖刀威脅李某交出錢物。李某大聲呼救,被告人蔣某驚慌失措,用尖刀刺中被害人李某胸部后逃離現場。后被告人蔣某被公安機關抓獲。經法醫鑒定:李某的損傷程度為輕傷偏重。
【爭議】
公訴機關以被告人蔣某犯搶劫罪提起公訴。開庭審理時,控辯雙方就被告人蔣某的搶劫行為構成搶劫罪既遂還是搶劫罪未遂展開激烈辯論。
控方認為,被告人蔣某手持尖刀威脅李某雖未搶到財物,但用尖刀刺中被害人李某胸部,致李某的損傷程度為輕傷偏重。根據我國犯罪學原理,沒有搶到財物,也沒有致人輕傷的,為未遂;搶到財物的,或者雖然沒有搶到財物但致人輕傷以上傷害的,為搶劫既遂。因此,被告人蔣某的行為應定搶劫罪(既遂)。
辯方認為,既遂與未遂的標準應以是否實際搶得財物來區分。理由是:從我國《刑法》第236條的規定看,搶劫罪為一種侵犯財產的犯罪,以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獲取財物是達到既遂狀態的標準,就構成犯罪既遂,否則就是犯罪未遂。蔣某既然沒有搶到財物,其行為只能構成搶劫罪(未遂)。
【評析】
筆者認為:控方指控的事實應予支持。理由如下:
搶劫罪既遂與未遂的標準,理論界一直存在爭論,基本上有三種主張:一是認為搶劫罪是侵犯財產罪,應當以是否搶得財物作為既遂與未遂的標準;二是認為搶劫罪雖然是侵犯財產罪,但同時也侵犯了人身權利,因此,不論是否搶的財物,只要在搶劫過程中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權利,就成立犯罪既遂;三是認為搶劫罪是雙重客體,在不同的情況下以不同的標準區分既遂與未遂,即搶劫行為沒有造成人身傷亡時,以是否搶得財物作為標準;如果搶劫行為造成人身傷害或者傷亡,則不論是否取得財物,都成立搶劫罪的既遂。筆者同意第三種觀點。具體到本案,分析如下:
犯罪的既遂與未遂標準,應當以是否完全具備了《刑法》分則規定的某一犯罪的全部構成要件為限。根據我國《刑法》總則理論對故意犯罪既遂與未遂形態區分的標準,搶劫罪是以行為人實施的犯罪行為是否產生《刑法》分則規定的危害結果,作為既遂與未遂的標志。那么,什么是搶劫罪所造成的危害結果?筆者認為,應該根據搶劫罪所侵犯的法益去分析。
搶劫罪侵犯的是雙重客體,我們應以搶劫行為是否直接侵犯到被害人的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來理解本罪的危害結果。因為《刑法》分則之所以將搶劫罪歸入侵犯財產罪之類罪,主要在于犯罪行為人的主觀目的是為了劫財,其行為最終指向的也是被害人的財產權利,而《刑法》作為以懲治犯罪行為人為對象的強制手段,將重點放在懲處犯罪行為人侵犯他人財產權利的主觀罪過,并保護被害人的財產權利加以考慮,則是立法者如此分類的立足點。但這并不是說立法者對行為人所造成被害人人身權利的侵犯,可以忽略不計的,被害人的人身權利所受到的侵犯,從危害結果上講,有時甚至遠遠超過其財物所受到的侵犯。我國的《刑法》是社會主義性質的刑法,它已將保護公民的人身權利擺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刑法》第263條對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作出加重處罰的規定,屬于結果加重犯。由此,行為人是否搶到被害人的財物,是分析其搶劫行為是否產生危害結果的一個方面;行為人是否造成被害人人身權利受損的后果,也應是分析其搶劫行為是否產生危害結果的另一個方面。這里的人身權利受損,應為造成被害人輕傷以上后果。假如這兩方面中任何一方面產生了危害結果,成立犯罪既遂則符合搶劫罪屬于結果犯的原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所有公司法人就是老板嗎
2021-02-28最新交通事故起訴有效時間
2020-12-07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繼續賠償費用問題
2020-12-17債務人逾期還款怎么辦
2020-12-19寒暑假勞動關系如何認定
2020-12-09索要民工工資屬于勞動爭議嗎
2021-03-17產品質量責任保險對哪些情形負保險責任
2021-01-11保險合同變更條款及事項的變更是如何的
2021-02-28超載多少保險拒賠
2021-03-02保險合同未約定自殘免責時,被保險人自殘應如何處理?
2020-12-01國家對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是什么
2021-02-04農民拆遷安置房如何辦理結算
2020-11-28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遷分別怎么補償
2021-03-13房屋拆遷管理五項政策全面推行 動遷將一目了然
2021-02-08農村以租代征,合法嗎
2020-11-18村里不給“外嫁女”分配補償款,如何維權
2020-11-08拆遷談判應該提前做好哪些準備工作
2020-12-06論拆遷公民私有財產權的保護
2021-01-042020年土地征收多少錢一畝
2020-11-14村里規定外嫁女一律不予補償,是否合理
2021-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