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東代表訴訟是新型公司糾紛案件,與傳統訴訟案件有很大的區別,對這類案件的立案審查也有很大的不同。
一、股東代表訴訟案件類別的審查
通常情況下,股東代表訴訟案件屬于民事案件,但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第三款規定:“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的,本條第一款規定的股東可以依照前兩款的規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此處“他人”應當包括違法行政給公司造成損害的行政機關,當行政機關違法行政造成公司合法權益損害,股東提起代表訴訟要求賠償的,按人民法院內部職能分工,應屬行政訴訟案件,由行政審判庭審理。因此,股東代表訴訟有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兩種類別。
值得注意的是,股東代表訴訟應排斥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和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的適用。在股東代表訴訟案件中,訴因是原告認為公司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原告股東的權益間接受到損害,按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一)項或者行政訴訟法第四十一條第(一)項的規定,原告股東與本案沒有直接利害關系,按傳統民事或行政訴訟理論,原告沒有訴權,但由于公司法的特別規定,原告享有訴權。在此,公司法應為特別法,民事、行政訴訟法應為普通法,應按特別法與普通法的關系來理解原告股東的訴權。
二、股東代表訴訟案件的當事人資格審查
1.原告:根據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條之規定,股東代表訴訟的原告包括:(1)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對提起股東代表訴訟的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未規定持股比例和持股時間,原告只需提供股權證明即可。實踐中,有的公司股東名冊記載的股東與工商登記的股東并不一致,能提供工商登記,沒有任何歧義,但如果工商登記的股東名冊沒有該股東的登記,原告股東僅能提供公司的股權證明,有人認為該股東不能行使股東權利。筆者認為,公司股東名冊的登記是設權行為,工商登記時提供的股東名冊是公示行為,是否享有股東權利有設權登記足已。因此,只要原告能提供公司的股權證明或能證明向公司行使過股東權利的,就應當認定為原告是公司的股東。(2)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股份有限公司連續180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東可以提起股東代表訴訟。原告可以是一人,也可以是多人,當是多人時,都應連續持股180日以上。起訴時,原告除要提供股權證明外,還要提供持有該公司股份的1%以上,并要提供連續持有這些股份180日以上的證據。若原告所持股份不足1%或連續持股時間不足180日的,應當責令原告在5日內予以補正,原告可邀約其他連續持股時間達180日的股東參加訴訟,使合計持股達1%以上。逾期不補正的,裁定不予受理。
2.被告:被告的范圍主要是:(1)公司的董事、高級管理人員;(2)其他損害公司利益的第三人。這里第三人的范圍十分廣泛,不僅包括公司其他股東、損害公司利益的雇員,也包括公司之外的第三方,其中包含實施具體違法行政行為的行政機關。
3.第三人:公司只能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三、被告損害公司合法權益的證據的審查
原告應當提供證明公司董事、高級管理人員或其他人員損害公司合法利益的表面證據。若原告缺乏相關證據,應責令原告補正,逾期未補正的,裁定不予受理。
四、原告已窮盡內部救濟程序的證據的審查
原告在起訴時,應當提供已經書面向公司有權起訴的機關請求提起訴訟并遭到明示拒絕或默示拒絕(請求對象自收到請求之日起30日內未提起訴訟)的證據。
以董事、高級管理人員為被告的,請求對象是監事會或者不設監事會的有限責任公司的監事。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四級醫療事故賠償標準
2021-02-15涉外家事案件有哪些代理技巧
2021-01-15三方協議只有兩方簽字是否成立
2021-02-11網上買到假貨哪里可以舉報受理
2020-12-26夫妻離婚后爺爺是否有權探望孫子
2020-12-24室內噪聲檢測標準有哪些
2021-02-19暫住證過期了重新辦都需要什么材料
2020-11-29法院會拍賣唯一住房嗎
2021-03-19中層管理人員簽訂競業限制有效嗎
2021-02-25追討加班費證據由誰提供
2021-02-27司機座位責任險的保額是多少
2020-12-18定值保險合同和不定值保險合同有什么區別
2021-02-23法院受理人身保險糾紛的訴訟費由誰負擔
2021-01-05保險公司可否直接給付賠償金
2020-12-04人壽保險索賠需經過哪些步驟
2021-03-11如何過濾保險資金投資風險
2020-12-10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規定是怎樣的
2021-02-15國有出讓土地的使用權轉讓條件
2021-01-08無戶口的村民房屋被拆遷了會面臨哪些問題
2020-11-10房屋拆遷應該按哪一年的航拍圖為準
2021-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