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2010年1月,李-媚與陸-合經人介紹相識,相戀一年后,陸-合向李-媚求婚,李-媚擔心陸-合將來對自己不忠,要求簽訂一份“婚前協議”。協議約定:“如陸-合因出軌導致離婚,應賠償李-媚50萬元。”2012年5月陸-合被李-媚當場捉奸在床,之后夫妻感情開始不和。2012年9月李-媚與陸-合協議離婚,現李-媚起訴要求陸-合依約賠償。李-媚和陸-合簽訂的“婚前協議”是否有效?
意見分歧
該案在審理過程中存在兩種不同的意見。
第一種意見認為,依據《合同法》第二條的規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的協議。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由于婚前協議不屬于《合同法》調整,本案“婚前協議”無效,應當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第二種意見認為,李-媚與陸-合之間的約定意在使李-媚與陸-合之間發生民事權利義務關系,即陸-合同意該份“婚前協議”意在使自己負有對婚姻忠實的義務,并且愿意在違反忠實義務時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本案“婚前協議有效”,故應當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評析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理由是:根據《合同法》的有關規定,“婚前協議”這種涉及身份關系的協議只是不適用《合同法》的規定,并非當然無效,具體效力應當根據《民法通則》第58條第1款關于民事行為無效的規定進行判斷,即只要“婚前協議”的內容不違背國家法律規定、不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約定即應當是具有法律效力的。那么這份“婚前協議”是否違反法律規定呢?根據《婚姻法》第46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1)重婚的;(2)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3)實施家庭暴力的;(4)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若干問題的解釋(1)》第28條規定的“婚姻法第46條規定的‘損害賠償’,包括物質損害賠償和精神損害賠償”,可知,該約定并未違反法律規定,雙方的約定應屬有效,在陸-合違反義務的情況下,法院應當支持李-媚的損害賠償請求權。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信訪處理意見可否申請行政復議
2021-02-08律師要收多少代理費
2021-02-16哺乳期離婚撫養費如何計算
2021-01-11公告送達申請書適用情形
2021-01-12強制執行申請書要附財產線索嗎
2021-03-22遺產中財產分割延期開庭有多久
2021-02-12購房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六大陷阱是什么
2021-02-21什么情況會引發房屋中介糾紛
2021-01-17勞動仲裁什么情況才不立案
2021-03-11怎樣投保人壽險,要注意的事項又有哪些
2020-12-18產品責任險中的被保險人有什么義務
2021-02-21人身保險合同中止后可以繼續嗎
2021-03-12在哪些情況下保險公司也會拒絕賠付
2021-01-31保險合同是要式合同嗎
2020-11-24抗辯權保險法是怎么規定的
2021-02-15保險代理合同樣本(二)
2021-03-25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條例有關問題
2021-02-03如何用投資型保險賺錢
2021-01-27承攬合同與承包合同的區別是什么
2021-02-21農村承包荒山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2021-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