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仲裁雙倍工資需不需要交稅
暫時不用交個稅,目前還沒有此相關的文件,從另一個角度考慮,進行勞動仲裁的同時,員工是弱勢的一方,其間可能沒有經濟來源,處於失業狀態。如果國家真出這種要交稅的文件出現,那我們不是購了社保嘛,那可以要求進行失業補償呀。
個人所得稅征稅對象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臺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工資、薪金所得
工資、薪金所得,是指個人因任職或受雇而取得的工資、薪金、獎金、年終加薪、勞動分紅、津貼、補貼以及與任職或受雇有關的其他所得。這就是說,個人取得的所得,只要是與任職、受雇有關,不管其單位的資金開支渠道或以現金、實物、有價證券等形式支付的,都是工資、薪金所得項目的課稅對象。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
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包括四個方面:
(一)經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批準開業并領取營業執照的城鄉個體工商戶,從事工業、手工業、建筑業、交通運輸業、商業、飲食業、服務業、修理業及其他行業的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
(二)個人經政府有關部門批準,取得營業執照,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
(三)其他個人從事個體工商業生產、經營取得的所得,既個人臨時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取得的所得。
(四)上述個體工商戶和個人取得的生產、經營有關的各項應稅所得。
以上內容就是相關的回答,一般而言通過勞動仲裁所取得自己的工資賠償是不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如果發現公司存在拖欠工資的情況,那么勞動者就應該積極的通過法律手段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如果您還有其他法律問題的可以咨詢律霸網相關律師。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房屋拆遷公告
2020-12-18行政機關可以遲延履行行政復議決定嗎
2021-01-06請律師律師費怎么給,律師服務如何收費
2021-01-25破產申報債權時債權包括利息嗎
2020-11-27效力待定合同的法律特征
2021-01-31犯受賄罪一般會判死刑嗎
2021-02-10代書遺囑有效的條件
2021-02-04普通行政案件簡易程序是當庭宣判嗎
2021-01-16申請先予執行的裁定時間
2020-12-07醫療事故喪葬費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2021-01-05債務危機有哪些救濟途徑
2021-01-03小孩商場電梯受傷賠償應該找誰
2021-03-07二手汽車過戶步驟是什么
2020-12-26可以先終止勞動合同后發通知嗎
2020-12-28拘留期間能否解除勞動關系
2020-12-08終身壽險是什么意思
2020-11-08在哪些條件下被保險人可以行使委付
2021-01-05保險合同的解釋通常是遵循有利于哪一方的原則
2020-12-21保險合同條款有哪些種類
2021-03-18從一起賠案看保險公估的幾個法律問題
2021-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