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對生效的仲裁調解書和仲裁裁決書不執行怎么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爭議處理條例》第28條、30條和31條規定,仲裁庭進行調解達成協議的,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當事人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一方或雙方對仲裁裁決在15日內不起訴,期滿后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當事人對具有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嚴格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執行的,對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應當依照《民事訴訟法》規定的執行程序辦理。在執行中,對于企業拒絕給職工安排工作并且不發工資或者不給福利待遇的。人民法院可按《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通知銀行或信用社扣劃應付的工資和應享受的福利待遇,必要時可責令企業賠償該職工的實際經濟損失。
2、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仲裁委員會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可否將仲裁委員會視為被告?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訴訟當事人問題的批復》(法[經]復[1988]50號)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的仲裁裁決,向人民法院起訴,爭議的雙方仍然是企業與職工。雙方當事人在適用法律上和訴訟地位上是平等的。此類案件不是行政案件。人民法院在審理時,應以爭議的雙方為訴訟當事人,不應把仲裁委員會列為被告。
3、人民法院可否直接受理不經仲裁委員會裁決的勞動爭議案件?
按照《勞動法》第82條、83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逾期不作出仲裁裁決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勞動爭議案件人民法院應否受理的批復》(法釋[1998]24號)的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應在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經仲裁委員會裁決后,當事人對裁決不服,可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勞動爭議案件經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仲裁是提起訴訟的必經程序。
4、申請仲裁的時效是怎樣規定的?勞動爭議發生之日如何認定?
《勞動法》第82條規定:“提出仲裁要求一方應當自勞動爭議發生之日起60日內向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所謂“勞動爭議發生之日”,根據勞動部辦公廳勞辦發[1994]28號、勞動部勞部發[1995]309號文解釋,是指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這與《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的規定完全一致。那么,又怎樣理解“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呢?根據勞動部辦公廳《關于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如何理解的復函》(勞部發[1994]257號)的解釋,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指有證據表明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的日期,或者根據一般規律推定權利人知道自己的權利被侵害之日。“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是勞動爭議仲裁申訴時效的開始。因此,“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不應從侵權行為終結之日起計算。
5、超過申訴時效的勞動爭議如何處理?
一些當事人由于種種原因而耽誤了申訴時效,仲裁委員會應當區別情況,分別處理:(1)對無正當理由超過申訴時效的勞動爭議,當事人就喪失了申訴的權利,仲裁委員會不予受理。(2)《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3條規定:當事人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當理由超過規定的申請仲裁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當受理。“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情況。例如,因地震、水災、火災等現象產生的或者因戰爭或其他類似的軍事行動等社會現象而產生的情況。“其他正當理由”則范圍很寬,例如當事人不知道有仲裁委員會而向其他部門申訴延誤時效或者生病,或者童工的法定代理人未確定等等,至于“理由”是否正當,則應由仲裁委員會認定。(3)申訴時效屆滿還要查明有無申訴中止的情況。如果扣除中止時間后不超過申訴時效的,仲裁委員會應依法受理。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掃碼APP下載
掃碼關注微信公眾號
地役權與相鄰權有什么區別
2021-01-27意思自治原則與民事主體平等原則的沖突
2021-03-18公司合并后會產生怎樣的法律后果
2020-11-24有限合伙退伙后承擔連帶責任嗎
2020-12-18城市商業銀行的注冊資本最低限額
2021-01-24室內裝修造成房間空氣污染承攬人應否賠償
2021-03-08房地產開發企業發票如何管理審核
2021-02-11先通知解除合同還是直接起訴解除合同
2021-03-16懷孕期間,單位能單方調崗降薪嗎
2021-02-09如何確定公司在外地注冊的勞動爭議仲裁管轄
2020-11-08壽險索賠指南
2021-03-07什么是旅行社責任險條款
2021-02-13投保企業財產保險綜合險的計算公式
2021-01-03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是怎樣的
2021-01-06土地出讓金誰來承擔
2020-12-20離婚后,拆遷房屋及拆遷補償款如何分配
2020-12-19拆遷房房產證如何改名字
2020-11-25公租房動拆遷安置補償中需要注意的幾個關鍵點
2020-12-20拆遷補償安置房要補多少差價
2020-12-13農村拆遷補償款需要每個人都要簽字嗎
202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