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當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請執行的期限是多長?
《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1條規定:“當事人對發生法律效力的調解書和裁決書,應當依照規定的期限履行。一方當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當事人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根據《民事訴訟法》第219條規定,當事人申請執行的有效期限為一年。如果當事人無正當理由超過申請執行的有效期限的,人民法院不再執行。仲裁調解書、仲裁裁決書中一般對需要一方或雙方履行的義務都在協商意見或裁決意見中規定了履行終結的期限,因此,申請強制執行的起始時間應以履行終結的日期為界。
2、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在多長時間內結束?
根據《勞動法》第82條、《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2條和《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30條、第34條、第43條規定,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的時效分別是:(1)對于職工一方當事人在30人以下的勞動爭議案件,其處理時效按《勞動法》第82條規定的“仲裁裁決一般應在收到仲裁申請的60日內作出。”這里所說的“收到仲裁申請”是指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收到申訴書后,經過審查作受理和不予受理的決定等過程。也就是說,仲裁庭處理勞動爭議,應當自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案件之日起60日內結束,因案件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是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30日。(2)對于職工一方當事人在30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應當自仲裁委員會決定受理案件之日起15日內結束。案情復雜需要延期的,經報仲裁委員會批準,可以適當延期,但是延長的期限不得超過15日。(3)仲裁庭再次處理的勞動爭議案件,即仲裁委員會對已發生法律效力的裁決書,發現確有錯誤,決定另行組成仲裁庭重新處理的爭議,應當自組成仲裁庭之日起30日內結束。
3、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在多長時間內將裁決書送達當事人?
裁決書和調解書的生效期限是怎樣規定的?《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辦案規則》第32條規定:仲裁庭作出裁決后,應當制作仲裁書。仲裁庭當庭裁決的,應當在7日內發送裁決書。定期另庭裁決的,當庭發給裁決書。裁決書送達當事人后,并不立即產生法律效力。《勞動法》第83條、《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30條規定:勞動爭議當事人對仲裁裁決書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決書之日起15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的,裁決書即發生法律效力。這也就是說,任何一方當事人在15日內起訴的,裁決書則不產生法律效力。由此看出,仲裁裁決書與仲裁調解書的生效時間是不同的。《企業勞動爭議處理條例》第28條規定:“調解達成協議的,仲裁庭應當根據協議內容制作調解書,調解書自送達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當事人簽收的時間就是調解書開始生效的時間。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怎樣寫借條,才可以使借條合法有效
2021-03-09給患兒注射過期藥該如何
2021-01-04司法部發布《五不準》通知的內容
2021-02-21勞務派遣期間因公死亡如何賠償
2021-01-04工傷勞動仲裁步驟是什么
2020-12-05國家賠償方式有哪些
2020-11-24交通事故復核失敗怎么辦
2020-12-07欠錢公司破產債權人如何討債
2021-01-25警察對孕婦可以傳喚嗎
2021-01-13裝修的房子漏水損失怎么賠償
2021-01-13開發商未按時交付房屋,違約金應如何計算
2020-12-08勞動糾紛如何處理
2020-12-30壽險理賠時需要提供哪些材料
2021-01-04再保險是如何分類的
2020-12-03人身保險適用補償原則應該如何運用
2020-12-12重復保險理賠款并不會增多 超額投保得不償失
2020-12-09為什么要保險人向投保人明確說明責任免除條款
2021-03-11按哪一種方式處理違反免責條款的當事人
2021-02-19超載保險公司拒賠合法嗎
2020-11-14保險法釋義第一百六十五條是什么
2021-02-05